[实用新型]一种微砂循环高效沉淀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6382.0 | 申请日: | 2009-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0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佘子盈;郭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高效 沉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回用水处理、给水处理、雨水处理、应急处理领域的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具体来说是涉及的一种通过设置微砂循环系统提高沉降速度、采用带隔板的中心稳流筒提高混合效率的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兴建了大批住宅小区、别墅区、宾馆、饭店、公寓、旅游度假区、机场、工厂、学校、营房等,这些分散性的污染源造成了饮用水、原水水质超标,水污染问题已日益严重,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水处理厂的沉淀设施一般采用向原水中加入混凝剂,经过混合池快速混合,然后于反应池内投加高分子聚合物,再经过沉淀池,清水进入集水槽,沉淀下来的污泥通过排泥装置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后再进行脱水。该设沉淀速度慢、占地面积大、土建成本高。目前,国内亦有采用斜管沉淀和污泥浓缩于一体的沉淀装置,相对地减少了占地面积,但是这种处理装置沉淀速度较慢,出水水质稳定性不高,且不能适用于水质变化大及应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沉淀装置存在的沉淀速度缓慢、投资成本高、水质稳定性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沉淀速度快、处理水质好、系统抗冲击能力强的微砂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尤其针对雨水处理和应急处理中的初期水质变化大的情况,该系统处理能力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砂循环高效沉淀装置,包括池体、池体内由隔板分隔为混凝区、絮凝区和斜管沉淀区,混凝区安装有第一搅拌机,絮凝区内安装有第二搅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絮凝区内设置有一中心稳流筒,中心稳流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十字形的稳流隔板,该中心稳流筒可减少水流短路的机会,提高混合效率,使絮凝区内布水均匀,防止水流紊动打碎形成的大絮体。所述第二搅拌机位于该中心稳流筒内;
所述微砂循环高效沉淀装置还包括一微砂循环系统,该微砂循环系统包括污泥回流装置、水力旋风分流器、排出装置和排砂管;所述水力旋风分流器包括一进口和上、下两个出口,所述水力旋风分流器的进口通过污泥回流装置与斜管沉淀区的污泥出口端连接,水力旋风分流器的上出口连接排出装置,水力旋风分流器的下出口通过排砂管与中心稳流管底端相连通。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混凝区内设置有环形混凝剂加药管,该环形混凝剂加药管采用穿孔技术,并置于第一搅拌机的下方。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絮凝区内设置有环形絮凝剂加药管,该环形絮凝剂加药管采用穿孔技术,并置于第二搅拌机的下方。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污泥回流装置由回流管和泥砂回流泵组成。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出装置由溢流管和用于排出污泥的水力旋风分流器排泥泵组成。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管沉淀区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浓缩装置,斜管沉淀区的污泥出口端还连接有排泥装置,该排泥装置包括一沉淀区排泥泵。部分污泥通过污泥回流装置进入水力旋风分流器进行泥砂分离,部分污泥通过排泥装置排到指定的污泥池中,流量通过阀门进行调节。斜管沉淀区的上部设置有斜管分离装置,该斜管分离装置的上方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与一用于储存清水的出水配水渠连通。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泥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之间通过阀门进行相互切换控制。即污泥回流装置正常运行时,关闭排泥装置处阀门,而原水水质较好及检修情况时,可关闭污泥回流装置处阀门,打开排泥装置处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微砂循环回流技术,提高沉淀速度,增强进泥的絮凝能力,使絮状物更均匀密实,节约化学药剂10~30%(和常规沉淀池相比)。通过微砂循环回流技术,可使系统提高抗负荷变化的能力,适用于系统刚启动时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运行灵活,当系统运行较稳定,原水水质情况较好或检修等情况时,可停止微砂循环系统,或根据需要通过阀门适当调节泥砂回流量,从而减少细砂的投加量。
3.本实用新型絮凝区段采用独特设计的带隔板的中心稳流筒,筒外壁布置一套稳流隔板,可提高絮凝区内流体的搅拌程度,减少水流短路的机会,提高混合效率,使絮凝区内布水均匀,防止水流紊动打碎形成的大絮体。
4.本实用新型微砂的加入提高了絮体的沉淀速度,絮凝时间缩短,斜管的水平上升流速提高,总停留时间HRT非常小,约为常规沉淀池的十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从而大大减少了系统占地面积,降低了土建工程投资,对于水厂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3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湿机中智能控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熔纤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