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噪音用螺旋塑料丝软轴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4804.0 | 申请日: | 2009-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曹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00 | 分类号: | F16C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噪音 螺旋 塑料 丝软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动力传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递扭矩或旋转运动的降低噪音用螺旋塑料丝软轴。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或机械装置中作旋转运动的部件在作绕轴旋转运动时,还会伴随作偏离轴心的旋转或摆动,这就要求传递旋转运动不能用硬质轴,而必须使用软轴;在汽车或其他机械设备中,常常采用软轴来传递扭矩,软轴的一端与发动机或动力输出装置中的联轴器等相连接,另一端与作旋转运动的部件相连接;现有的软轴一般由一根金属绳或金属丝作为轴芯,外面缠绕多根钢丝,既具有柔韧性,又有较好的抗扭强度;但现有的这种软轴镦方方头与发动机或动力输出装置中联轴器方孔的连接存在一定间隙,这就使得软轴在作反复高速运转时,会与方孔发生摩擦或碰撞,造成软轴方头及配件方孔的磨损,影响软轴的使用寿命,更大的问题是产生很大的噪音,影响车辆或机械设备驾驭者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噪音用螺旋塑料丝软轴,具有消除噪音、延长软轴使用寿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降低噪音用螺旋塑料丝软轴,其由轴芯、钢丝、塑料丝组成,多根钢丝分层螺旋缠绕于轴芯表面,一根塑料丝与多根钢丝共同螺旋缠绕形成软轴的最外层,再进行镦方成型,镦方方头与方孔零件配合。
所述的钢丝,为高碳钢丝,并经过镀铜、镀锌或磷化等防锈处理,采用多根钢丝分层螺旋缠绕于轴芯上,提高了软轴的抗扭能力。
所述的塑料丝,为采用耐磨性好的工程塑料制成的纯塑料丝、或有钢丝内芯的包塑钢丝,塑料丝直径比钢丝直径大0.05mm-0.15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螺旋塑料丝软轴镦方方头插入配件方孔内,此时由于软轴镦方方头表面及对角边上形成的塑料丝凸起刚好增补了软轴方头与方孔的间隙,在软轴传递扭矩而旋转运动时,软轴方头不会与方孔产生碰撞或摩擦,消除了噪音,同时减少了磨损、使得软轴的寿命大大提高。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2、在软轴作高速旋转时,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摩擦或碰撞,消除了噪音的产生,同时延长了软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端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与软轴配合的方孔零件剖面示意图;
图4为塑料丝凸起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塑料丝;2钢丝;3轴芯;4塑料丝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附图2,降低噪音用螺旋塑料丝软轴,其由轴芯3、钢丝2、塑料丝1组成,多根钢丝2分层螺旋缠绕于轴芯3表面,一根塑料丝1与多根钢丝2共同螺旋缠绕形成软轴的最外层,软轴两端紧配合装配于与其配合的方孔零件内,塑料丝1在软轴镦方成型后于软轴方头表面及对角边上形成多个塑料丝凸起4,塑料丝凸起4可紧贴于方孔零件内壁,塑料丝1直径比钢丝2直径大0.05mm-0.15mm。
参照附图2,附图3,软轴装配于与其配合的方孔零件内,设V2为包含塑料丝凸起的软轴对角尺寸,W2为包含塑料丝凸起的软轴对边尺寸,V1为与软轴配合的方孔对角尺寸,W1为与软轴配合的方孔对边尺寸,保持V2与V1差值最大为0.15mm,最小为0mm;W2与W1差值最大为0.35mm,最小为0.05mm;并按此过盈量,利用塑料的相对柔软性来填充软轴方头与配合件方孔的间隙。
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塑料丝螺旋缠绕于软轴的表面,软轴经过镦方成型后,在方头表面及方头对角边上形成塑料丝凸起,刚好可以填充软轴方头与配合件方孔的间隙,并且由于塑料具有相对柔软等特性,能容易与方孔零件配合组装;当软轴旋转运动时,软轴不会与方孔零件产生摩擦和碰撞,消除了噪音的产生,同时也延长了软轴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高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