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床骨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3232.4 | 申请日: | 2009-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陈生明;陈渊;陈杨;陈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云;陈生明;陈渊 |
| 主分类号: | A47C19/00 | 分类号: | A47C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地震时楼面坠落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抗震床。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人类目前还无法对其进行准确预测,每次大地震总是造成很多人员伤亡,为了减小或避免人员伤亡,人们研究开发了多种抗震技术,其中也包括家具抗震,抗震床既可以在夜间地震发生时防止楼面坠落物对人体造成伤害,又可以在白天地震时给人们提供一个藏身之地。
传统的抗震床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智能型的,床体设置成自动化装置,地震来临时床板可以翻转,把人体藏在床板之下,这类抗震床可以设计的和普通床外观一样(如中国发明专利:楼房防震床,公开号,CN 1644131A;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防震床,公开号,CN1443503A);另一类是在床板之上加一层床顶板,地震时床顶板可以防止坠落物对人体造成伤害(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拆装式组合防震抗震床,授权公告号,CN 201067219Y;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防震床,授权公告号,CN 2925249Y)。这两种类型的抗震床各有优缺点,智能型的外观看起来和普通床一样,控制装置设置在床体里面,由于床体四周没有床架和床顶板,使用面积大,所占房间空间小,但其有几个缺点,其一是不能用外部电能,因为地震来临时首先伴随着停水停电,只能靠自身能源驱动,由于地震发生的时间很不确定,自身能源供应不可靠,其二,自动化装置能否在地震来临时发挥作用也没有经历实际地震考验,不确定性很大,其三,造价必然较高,日常维护费用也较高。因此,目前已经生产的抗震床多为在床板之上加一层床顶板类型的,该类型抗震床具有维修费用小,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不需要能源供应等优点,但其缺点是目前的抗震床绝大多数都采用四条床柱支撑床顶板,导致抗震床的日常使用不够方便,而且床的样式也不太美观。还有一些抗震床床顶采用平板网架结构,因此显得床比较笨重,而且抗砸性能未必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抗震床日常使用不够方便,样式较呆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性能好,样式美观大方,日常使用方便的抗震床骨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震床骨架,它包括床底座,床架和床顶,特别是所述的床底座由减震支座、床柱、底座纵向支撑、底座横向支撑、底座纵梁、底座横梁和床板组成;所述的床架主要由弧形弦杆、竖弦杆、床顶纵梁、水平腹杆、竖腹杆和斜腹杆组成。
所述的床柱应至少设置6根,在床底座的4角设置4根,在弧形弦杆与底座纵梁交接位置下方设置2根。
所述的底座纵向支撑在床板两侧每边至少各设置一道,其可以是十字撑也可以是单根斜撑。
所述的底座横向支撑可以是十字撑也可以是单根斜撑。
所述的弧形弦杆的形状可以是圆或椭圆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其它几何曲线或函数曲线的一部分。
所述的弧形弦杆与底座纵梁交接的位置与同侧的竖弦杆的净距离应大于5cm。
所述的弧形弦杆的上端可以与床顶纵梁直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位于床顶纵梁正下方的某处,该处距床顶纵梁的净距离不宜超过100cm,二者之间通过竖腹杆和斜腹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与竖弦杆和床顶纵梁交接位置相连的斜腹杆的长度应大于10cm,该斜腹杆与同侧的竖弦杆的夹角应大于20度且小于70度。
所述的床架宜设床架连梁,床架支撑可以是十字撑也可以是单根斜撑。
所述的减震支座由一层金属板和一层橡胶板硫化粘结在一起,金属板在橡胶板的上方,金属板与床柱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床顶由床顶纵梁、床顶横梁、床顶板和减震层组成,其中床顶纵梁同时也是床架的一部分,床顶板位于床顶纵梁和床顶横梁的上方,减震层位于床顶板的上方,床顶板可以由厚木板或钢板或玻璃钢板制成,减震层为橡胶板,橡胶板覆盖在整个床顶,起减震缓冲作用。
具体的,一种防止或避免地震时楼面坠落物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抗震床骨架,其工作原理为,地震时,若屋顶有坠落物落下,比如天花板或吊灯等屋顶构件,坠落物荷载首先由减震层起减震缓冲作用,然后由减震层将荷载传给床顶板,再由床顶板将荷载传给床顶纵梁和床顶横梁,进一步荷载由床顶纵梁和床顶横梁传给床架,由于床架主要包括弧形弦杆、竖弦杆、床顶纵梁(同时也为床顶的一部分)、水平腹杆、竖腹杆和斜腹杆,这些构件形成2片刚度和强度很大的桁架结构,为进一步加强床架的整体性,床架宜设床架连梁,最后由床架将荷载传给床底座,床底座由于设置了底座纵向支撑,所以整体强度很大,足够承受床架传来的荷载,最后由减震支座将荷载冲击力进一步减轻后传给楼面,整个结构传力途径明确,设计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云;陈生明;陈渊,未经陈云;陈生明;陈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