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喷射真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72168.8 | 申请日: | 2009-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顾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F5/20 | 分类号: | F04F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 地址: | 20004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喷射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真空产生技术,特别是一种冷凝喷射真空器。
背景技术
物料浓缩蒸发的能耗极大。为降低能耗,现有技术采用真空蒸发使被浓缩物料沸点下降。因为真空度每增加50mmHg,可降低沸点5~12℃。现有技术采用机械真空泵或者水喷射泵来获取真空。但是,机械真空泵存在耗电高、日常维护费用高的缺点,而水喷射泵又存在处理能力有限、在大型蒸发装置上无法适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喷射真空器,所述的这种冷凝喷射真空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获取真空的设备耗电高、处理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冷凝喷射真空器由一个筒状容器构成,其中,所述的筒状容器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蒸汽进口,筒状容器的上端筒壁上环绕所述的蒸汽进口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一冷凝水喷嘴,任意一个所述的第一冷凝水喷嘴的喷出口均设置在筒状容器内,任意一个第一冷凝水喷嘴均与一个第一冷凝水进水管连通,筒状容器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冷凝水进水管,所述的第二冷凝水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筒状容器外,第二冷凝水进水管在筒状容器内沿筒状容器的中心轴线向下弯曲,第二冷凝水进水管在筒状容器内的端口上设置有第二冷凝水喷嘴,筒状容器的下端设置有水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状容器的下部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蒸发汽体冷凝后体积会缩小50倍。蒸发汽体进入筒状容器上部后,第一冷凝水喷嘴和第二冷凝水喷嘴在筒状容器内产生雾化水流,雾化水流与蒸汽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使蒸汽冷凝形成真空。冷凝后的液体由筒状容器的下端的水出口迅速排出,第二冷凝水进水管实现文丘里效应,抽吸获得真空。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利用蒸发汽体冷凝后体积缩小的原理,通过设置在筒状容器内的上、下两组冷凝水喷嘴产生雾化水流,雾化水流与蒸汽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使蒸汽冷凝形成真空。本实用新型在同样工况条件下,能耗仅为机械真空泵的30%,处理能力是水喷射泵的20~30倍,同时无日常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喷射真空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喷射真空器,由一个筒状容器1构成,其中,所述的筒状容器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蒸汽进口2,筒状容器1的上端筒壁上环绕所述的蒸汽进口2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一冷凝水喷嘴3,任意一个所述的第一冷凝水喷嘴3的喷出口均设置在筒状容器1内,任意一个第一冷凝水喷嘴3均与一个第一冷凝水进水管4连通,筒状容器1中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冷凝水进水管5,所述的第二冷凝水进水管5的一端设置在筒状容器1外,第二冷凝水进水管5在筒状容器1内沿筒状容器1的中心轴线向下弯曲,第二冷凝水进水管5在筒状容器1内的端口上设置有第二冷凝水喷嘴6,筒状容器1的下端设置有水出口7。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冷凝水喷嘴3的轴向沿圆锥面排列,所述的圆锥面与筒状容器1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的筒状容器1的下部呈锥形。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蒸发汽体进入筒状容器1上部后,第一冷凝水喷嘴3和第二冷凝水喷嘴6在筒状容器1内产生雾化水流,雾化水流与蒸汽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蒸发汽体冷凝后体积缩小50倍,从而形成真空。冷凝后的液体由筒状容器1的下端的水出口7迅速排出。本实用新型在同样工况条件下,能耗仅为机械真空泵的30%,处理能力是水喷射泵的20~30倍,同时无日常维护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1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钢床的柱梁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风扇壳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