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罗茨真空泵的机械密封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7012.0 | 申请日: | 200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07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陆如友;崔如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冈真空泵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27/00 | 分类号: | F04C27/00;F04C18/14;F04C2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 明 |
| 地址: | 200444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泵 机械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罗茨真空泵,特别涉及一种罗茨真空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罗茨真空泵于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工程师罗茨发明,它是一种旋转变容式真空泵,其作用是将密闭容器或密闭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或可凝性气体抽除,并达到一定的真空的目的。
以往的罗茨真空泵仅用在抽吸比较干净的气体的工艺上,在食品、电子、轻工业等行业上应用比较普及。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化工行业上,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罗茨真空泵也开始被大量使用。
目前使用的罗茨真空泵,其四个轴端采用的是活塞环密封,其与端盖的密封间隙较大,使得罗茨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真空室与外端的油润滑腔的贯通,从而造成润滑油乳化,影响了罗茨真空泵的正常运行,因此不能实现高真空下的密封。
现有的罗茨真空泵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密封可靠性差,漏油、漏气严重。
2、使用寿命短,使用了四个月就需要更换活塞环和外套。
3、由于活塞环是开口的,真空油很容易进入真空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罗茨真空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罗茨真空泵密封可靠性差,漏油、漏气严重,使用寿命短,真空油很容易进入真空腔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罗茨真空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它包括泵体、风叶轴、前端盖、后端盖、前盖、后盖、前轴承座、后轴承座、齿轮以及润滑油,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内分别装有轴承,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圆处与风叶轴轴套的外圆之间分别设有机械密封,风叶轴轴套的伸出端装有动密封环,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孔分别装有静密封环。
所述静密封环通过O型密封圈与前端盖内圆相嵌。
所述静密封环通过O型密封圈与后端盖内圆相嵌。
所述动密封环由动环、O型密封圈、甩油盘压盖和平衡弹簧组成,甩油盘压盖压置在动环和平衡弹簧上。
所述甩油盘压盖由卡簧固定在风叶轴轴套的伸出端上。
所述甩油盘压盖与甩油盘制成一体。
所述风叶轴轴套的伸出端为四个伸出端。
所述O型密封圈由耐酸橡胶材质的内圈且外面包覆氟塑料而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罗茨真空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应用在罗茨真空泵的风叶轴与端盖的密封上,其结构独特,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罗茨真空泵在风叶轴端与端盖之间装有甩油盘,将O型密封圈的涨力与端盖内圈紧密贴紧,靠甩油盘将静密封环与动密封环的两摩擦的端面进行油冷却,动密封环压盖即甩油盘压盖装有自动补偿弹簧,这样密封面经久耐用,密封性能高,保证了真空腔体内的高真空度,适合用于传送可凝性气体、不凝性气体以及略带腐蚀性的气体。
当罗茨真空泵工作时,风叶轴旋转,甩油盘也跟着旋转,这时不断地将端盖腔体内的润滑油带上来对静、动两环的摩擦面润滑与冷却,使得密封面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由于动环上设有弹簧平衡功能,使得密封更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罗茨真空泵的机械密封结构的纵向视图。
图2是图1中I部位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罗茨真空泵的机械密封结构,它包括泵体1、风叶轴2、前端盖3、后端盖4、前盖5、后盖6、前轴承座10、后轴承座12、齿轮13以及润滑油14。风叶轴2上装有轴套,风叶轴2可与轴套配装成一体。前轴承座10和后轴承座12内分别装有轴承9。
在前端盖3和后端盖4的内圆处与风叶轴轴套7的外圆之间,分别设有机械密封8。也就是说,机械密封8安装在风叶轴轴套7外圆与前、后端盖3、4内圆上。机械密封8主要由静密封环82和动密封环83构成。风叶轴轴套7的伸出端装有动密封环83,前端盖3和后端盖4的内孔分别装有静密封环82。风叶轴轴套7的伸出端为四个伸出端。
在泵体1前部,静密封环82通过O型密封圈81与前端盖3内圆相嵌。在泵体1后部,静密封环82通过O型密封圈81与后端盖4内圆相嵌。
动密封环83由动环831、O型密封圈85、甩油盘压盖86和平衡弹簧84组成,甩油盘压盖86压置在动环831和平衡弹簧84上。甩油盘压盖86由卡簧87固定在风叶轴轴套7的四个伸出端上。甩油盘压盖86可与甩油盘制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冈真空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冈真空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7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