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隔热薄膜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53435.7 | 申请日: | 2009-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8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炳阳 |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15/04;B32B7/12 |
| 代理公司: | 揭阳市博佳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镜芝;黄少松 |
| 地址: | 522031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东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隔热 薄膜 | ||
1、一种隔音隔热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粘连的表层薄膜(1)、中间夹层薄膜(2)和底层薄膜(3),中间夹层薄膜(2)的厚度为表层薄膜(1)或底层薄膜(3)厚度的2-4倍,在中间夹层薄膜(2)上,开有若干排列有序的通孔(21),通孔部分的面积与留下作为支撑筋部分的面积的比为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隔热薄膜,其特征在于:在表层薄膜(1)的下面,设有金属镀膜层(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音隔热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底层薄膜(3)的下面,设有不干胶层(5),在不干胶层(5)的下面设有剥离纸层(6)。
4、一种隔音隔热薄膜,其特征在于:由2-3个隔音隔热单元构成,每个隔音隔热单元包括依次相粘连的表层薄膜(1)、中间夹层薄膜(2)和底层薄膜(3),中间夹层薄膜(2)的厚度为表层薄膜(1)或底层薄膜(3)厚度的2-4倍,在中间夹层薄膜(2)上,开有排列有序的通孔(21),通孔部分的面积与留下作为支撑筋部分的面积的比为1-5∶1,在相邻的隔音隔热单元之间设有胶粘层(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隔热薄膜,其特征在于:在每个隔音隔热单元的表层薄膜(1)的下面,设有金属镀膜层(4)。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隔音隔热薄膜,其特征在于:在最下方的隔音隔热单元的底层薄膜(3)的下面,设有不干胶层(5),在不干胶层(5)的下面设有剥离纸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炳阳,未经王炳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34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