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子碰摩实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8550.5 | 申请日: | 200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乔保栋;陈果;曲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3/00;G09B23/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小红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碰摩实验装置涉及一种通用转子试验台上的附件,为一种转子故障实验模拟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为在通用转子实验台上模拟转子碰摩故障实验,提供一种更为真实、功能更为全面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常用转子试验台来模拟旋转机械的各种运行状态,但是转静碰故障的模拟一直是很大的问题,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现有碰摩装置主要是由摩擦螺钉及紧固在试验台上的支架组成,它主要是靠调节螺栓与转轴的距离来实现碰摩故障,但是,在碰摩实验过程中,是以螺栓—转子接触(即点接触)碰摩为主,这与大多数实际转子与定子的碰摩情况不吻合,仅仅能够模拟单点碰摩现象,对常见的多点碰摩、局部偏碰以及整周碰摩,则无能为力,且这样的碰摩很容易损伤轴,碰摩实验也只能在短时间进行。故现有的转子实验台碰摩实验装置难于满足实验室碰摩实验的教学和科研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装置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可以模拟真实转静碰摩过程的实验装置。
一种转子碰摩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带有圆形实验通道的支座,圆形实验通道内还安装有定子卡环,所述的定子卡环是非整圆周的,而具有缝隙;转动件固定在转轴上位于定子卡环内侧,并与定子卡环存有间隙,支座上位于圆形实验通道处还安装有2-4个碰摩螺栓,当拧紧碰摩螺栓时定子卡环与转动件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专门设计了定子卡环—螺栓结构,既避免了转轴受到损伤,又模拟了真实碰摩状态,定子卡环包裹转动件实现碰摩;
2)转动件和定子卡环容易更换,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已灵活地实现多种碰摩刚度的碰摩实验研究;
3)该碰摩装置能够与现有的所有通用转子实验台配合使用,可以在不影响现有的实验台结构和其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安装和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碰摩装置总体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名称:1-支座;2-转轴;3-第一平台;4-定子卡环;5-第二平台;
6-转动件;7-碰摩螺钉;8-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在图1本实用新型碰摩装置的主视图中,主要包括支座(1)、定子卡环(4)、转动件(6)、碰摩螺栓(7)和紧固螺栓(8)组成。本装置是靠支座(1)上的紧固螺栓(8)固定在实验台上的,与实验台上其他部件共同操作完成实验。
该装置中,转动件(6)与转轴(2)之间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它可以是圆盘,也可以是涡轮或叶轮等其它转动部件,非常容易更换。
定子卡环4采用铜材料制作,它是非整圆周的,而是开有一定宽度的缝隙,它与转动件之间是间隙配合,其内径比转动件外径稍大。支座采用钢结构以增加定子的刚度。定子卡环上有3个碰摩螺栓可以调节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大小,从而调节碰摩发生的时间和碰摩的程度。同转动件一样,定子卡环也可以更换,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以灵活地实现多种碰摩刚度的碰摩实验研究。其关键的技术创新点还在于定子卡环并不是整个圆周的,而是在下方位置处沿周长方向截掉了一定宽度的圆周。
另外,该碰摩装置上设计了互成90度的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5并打有通孔,可以方便地安装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传感器,灵活地获取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信号。
通常状态下,三个碰摩螺栓都是松动的,转动件正常运转不受阻碍。当需要做碰摩实验时,拧动三个碰摩螺栓来调节定子卡环与转动件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实现单点、多点、局部及整周碰摩方式。同时因为定子卡环下边缘的缝隙使得定子卡环在受到螺栓的挤压时会有所闭拢,从而能够很好的贴近包裹转动件,既避免了转轴受到损伤,又达到了近乎整周碰摩的效果。这样,安装在第一平台3和第二平台5上的传感器便可以拾取到更为直接和真实的碰摩故障振动信号,经调理电路和数据采集卡输入PC机的信号测试软件,为实验人员读取数据进行研究或是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碰摩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8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