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卷机的纵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40061.5 | 申请日: | 200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032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伯山;任才兴;黄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伯山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19/08 | 分类号: | B23D19/08;B65H35/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 地址: | 213125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卷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复卷机的纵切装置,属于造纸行业复卷机的纵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卷机通过多个纵切装置对材料进行复卷和分切,以获得所需的用材。目前复卷机上的纵切装置均采用辊式结构,刀辊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机架的轴承座上,而刀辊上安装有多个刀圈,纵切时,将上圆刀刀片靠在刀圈上,通过电机驱动刀轴旋转实现纵切。但上述结构的刀辊是通过两点式轴承支承,动力输入为悬臂式带轮,一方面车速变化时冲击较大。再则刀辊本身转动惯量较大,刀辊具有一定的挠度,在刀辊高速转动时会产生较大振动,而且幅宽越大、车速越高振动越明显,稳定性差,是制约复卷机向大幅宽、高车速的发展原因之一。因此目前国内复卷机的门幅宽大都在5.5m以内,车速不超过1500m/min。另外,由于刀圈固定在刀辊上,当纵切不同宽度的用材时,调整刀圈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纵切稳定性好,调整切纸规格方便,能降低使用维护成本的复卷机的纵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卷机的纵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组以上的上圆刀机构和下圆刀机构,所述的上圆刀机构包括上支座、气动刀座、移动刀杆、刀头、上锁紧气缸及上对刀杆,上支座通过安装在底部的上导轨支承连接在上横梁上,上横梁与上支座之间安装有上锁紧气缸,上支座上部安装有气动刀座、侧部安装有上对刀杆,安装在气动刀座上的移动刀杆与刀头连接,刀片通过转盘安装在刀头上;所述的下圆刀机构包括下支座、电机、刀圈、下锁紧气缸及下对刀杆,下支座通过安装在底部的下导轨支承连接在下横梁上,下横梁与下支座之间安装有下锁紧气缸,安装有刀圈的电机固定连接下支座上,下支座安装有下对刀杆,上对刀杆和下对刀杆端部对应,且上对刀杆或下对刀杆能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纵切机构采用多组的上圆刀机构和下圆刀机构,下圆刀机构均采用各自独立的电机来驱动各自的刀圈转动,取消整体的刀辊结构,由于刀圈的转动惯量较小,从而大大提高了切割的稳定性,最高车速可达2350m/min,工作幅宽可达10mm以上,能满足高速宽幅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上圆刀机构和下圆刀机构均采用导轨横向移动,尤其能通过上、下对刀杆使刀片和刀圈能同时沿导轨横向移动,因此每组刀片和刀圈移动后的相对位置不变,调整切纸规格时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采用各自独立的上圆刀机构和下圆刀机构,方便独立更换损坏部件,能降低使用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动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纵切装置对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纵切装置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横梁,2-齿轮齿条副,3-调节手轮,4-气动刀座,4-1-缸体,4-2-活塞,4-3-弹簧,5-上锁紧气缸,6-上支座,7-上导轨,8-移动刀杆,9-刀头,9-1-横向气缸,9-2-活塞杆,9-3-夹盘,9-4-转盘,9-5-轴承,9-6-轴承盖,10-刀片,11-上对刀杆,12-下对刀杆,13-对刀气缸,14-电机,15-刀圈,16-下支座,17-下导轨,18-下锁紧气缸,19-下横梁,20-弹簧,21-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卷机的纵切装置,包括三组以上的上圆刀机构和下圆刀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上圆刀机构包括上支座6、气动刀座4、移动刀杆8、刀头9、上锁紧气缸5及上对刀杆11,上支座6底部安装有上导轨7,而上导轨7支承连接在上横梁1上,上支座6通过上导轨7安装在上横梁1上,使上支座6沿上横梁1能横向移动,上横梁1和上支座6之间安装有上锁紧气缸5,当幅宽调整到位后可通过上锁紧气缸5对上支座6锁定限位。见图1所示,上横梁1和上支座6上还安装有横向移动的齿轮齿条副2,通过安装在上支座6上的手柄使齿轮沿固定在上横梁1上的齿条上移动而带动上支座6横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伯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伯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00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置铰接和带拉杆螺母前端扣紧结构的手锯
- 下一篇:一种飞剪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