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工程浇筑双层混凝土碹的一次性可弯曲模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34816.0 | 申请日: | 200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利;吴玉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利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工程 浇筑 双层 混凝土 一次性 弯曲 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模板,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浇筑双层混凝土碹的一次性可弯曲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下软岩井巷及硐室、受采动压力影响大的回采巷道一般采用锚网索、喷射混凝土、钢支架、注浆、砌碹及其组合对围岩进行二次支护。锚网索支护刚度不高,对于泥质围岩则易因围岩泥化导致锚索锚固失效;喷射混凝土支护强度低,粉尘大;钢支架造价高;注浆不适应致密的泥质或砂质围岩;砌碹支护可靠但施工速度慢,不能适应大变形。一次支护一般采用锚网喷,二次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砌碹、钢支架或注浆,施工速度慢,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造价高。砌碹支护可靠但施工速度慢,不能适应大变形,而采用锚网喷与砌碹组合支护则立模拆模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本人已公开号为200710018983.1的“一次性可弯曲柔性模板及施工方法”专利,其中的柔性模板由双层纤维布缝制成单层空间,只浇筑一层混凝土,不适应大变形,若采用锚网喷与其配合支护则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劳动效率高,适应软岩、大地压、大变形,支护效果好的一种地下工程浇筑双层混凝土碹的一次性可弯曲模板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地下工程浇筑双层混凝土碹的一次性可弯曲模板装置,该装置由模板,锚杆孔、内层灌注口、外层灌注口及限位绳组成,本发明的特殊之处在于在开挖的巷隧围岩内侧置有模板,所述模板由三层纤维布缝制成相互独立并叠合的内层空间与外层空间,其中内层空间通过内层灌注口充填有混凝土,外层空间通过外层灌注口充填有高压缩性材料,内层空间通过限位绳将内层纤维布和中间层纤维布连接,内层空间的内层纤维布的外侧挂有钢筋网,锚杆一端锚入围岩,并用紧贴围岩面的外托盘及螺母固定,锚杆外露端穿过模板上的锚杆孔及钢筋网,用内托盘及螺母将模板的内层空间与外层空间连接于巷隧围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板重量轻,可折叠,挂设方便,不回收,劳动强度低,混凝土层和高压缩性材料层可连续浇筑,支护结构安全可靠,适合大地压、大变形地下工程支护,特别适合地下软岩井巷硐室、受采动压力影响大的回采巷道等复杂地层巷隧支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层混凝土碹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层混凝土碹支护结构局部详图;
图3为一次性可弯曲模板结构图;
图4为锚杆孔结构图;
图5为内层灌注口结构图;
图6为外层灌注口结构图。
图中:1-模板,2-锚杆孔,3-内层灌注口,4-外层灌注口,5-混凝土,6-高压缩性材料,7-锚杆,8-钢筋网,9-外托盘及螺母,10-围岩,11-内层空间,12-外层空间,13-限位绳,14-内托盘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在开挖的巷隧围岩10内侧置有模板1,所述模板1由三层纤维布缝制成相互独立并叠合的内层空间11与外层空间12,其中内层空间11通过内层灌注口3充填有混凝土5,外层空间12通过外层灌注口4充填有高压缩性材料6,内层空间11通过限位绳13将内层纤维布和中间层纤维布连接,内层空间11的内层纤维布的外侧挂有钢筋网8,锚杆7一端锚入围岩10,并用紧贴围岩面的外托盘及螺母9固定,锚杆7外露端穿过模板1上的锚杆孔2及钢筋网8,用内托盘及螺母14将模板1的内层空间11与外层空间12连接于巷隧围岩10上,模板1上有开有多个锚杆孔2。
所述的模板1由高强纤维布缝制而成,其上分布有微孔。
所述的内层灌注口3与内层空间11连通,外层灌注口4与外层空间12连通。
所述的锚杆孔2由筒状纤维布与三层纤维布相连,锚杆孔2穿过内层空间11与外层空间12。
所述的高压缩性材料6为泡沫混凝土、黄土或其它压缩性高的材料。
所述的模板1周长与井巷隧道周边毛断面长度相同。
所述的混凝土5为普通混凝土或快硬混凝土。
所述的锚杆7带双托盘。
图3、图4、图5、图6所示,模板1上设有锚杆孔2、内层灌注口3、外层灌注口4及限位绳13,锚杆7穿过锚杆孔2将模板1吊挂于巷道周边,内层灌注口3与外层灌注口4都为双层筒状结构,内层灌注口3的里层置于纤维模板1内部,起到自封闭作用,使混凝土1注满后不至于漏出,内层灌注口3的外层与混凝土输送管绑扎,在混凝土1凝固后,通过外层灌注口4向外层空间12充填高压缩性材料6。
浇筑双层混凝土碹模板的施工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利,未经王晓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4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积木式遮阳伞、广告气球固定座
- 下一篇:功图测试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