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浇注线圈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1506.3 | 申请日: | 200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路卫涛;刘海东;谢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志亨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4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体 浇注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具体地说是一种分体浇注线圈。
背景技术
通常35kV等级10000kVA以上的大容量产品,单体浇注高压线浇注质量差,严重影响变压器在复杂环境下长期运行时的机械及电气安全性。
树脂浇注及固化的过程是一个放热化学反应的过程,一次浇注树脂的量越大,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就越大。过多的热量引起线圈温度升温过快,固化时间缩短,诸多反应链未形成规则的组织就被固化,从而在浇注体内部形成一些应力集中点。当线圈日后运行中遇到温度变化比较大的情况时,浇注体的应力集中点可能引起线圈开裂。同时,由于浇注用料多,造成浇注时间长,线圈整体固化过程不统一,无法有效的调控固化炉的温度以适应线圈不同的固化阶段。
另外,由于浇注体过大,树脂未完全浸透即被固化,容易产生气泡,造成高压线圈局部放电值过大,影响长期安全运行。当浇注料过多、线圈过重时,浇注过程中模具容易发生变形,给模具的设计及加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生产35kV等级10000kVA以上大容量产品的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浇注线圈,提高浇注线圈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分体浇注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线圈本体包括套置在同一相铁芯上的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且每个浇注体包括由冷却气道隔开的分段多层线饼,所述的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由导线串联;所述的冷却气道成型采用多个分体的模具组合浇注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线圈将原来的一个线圈分成上下两个浇注体,分开浇注后串联成一个线圈。在工艺方面,单次浇注树脂的用量减半,浇注时间减半,化学反应放热量减半,有效改善了整个浇注体固化反应同步性,通过设置合理的固化曲线,使内部化学反应更完全、应力释放更彻底。
同时每个浇注体均采用多段分层绕制,层间场强降低,有效控制了变压器的局部放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单个浇注体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多个气道模具使用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层线饼,2第二层线饼,3第三层线饼,4第四层线饼,5引线,6树脂区,7冷却气道,8模具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分体浇注线圈,包括线圈本体,所述的线圈本体包括套置在同一相铁芯上的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所述的上浇注体和下浇注体导线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线圈。
如图1、图2所示,单个浇注体包括由冷却气道隔开的分段多层线饼,从内向外依次第一层线饼1、气道、第二层线饼2、气道、第三层线饼3、气道、第四层线饼4,每层线饼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包扁铜线叠绕,两侧加玻璃网格板,第一层线饼1按一段布置,第二层线饼2、第三层线饼3与第四层线饼4分为两段,从而形成多段分层线圈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线圈层间的场强。各层线饼之间采用阶梯形引线5连接,分别沿线饼绕制旋转方向布置在气道间隔树脂区6。
如图3,所述的冷却气道7成型采用多个相同的分体的模具组合浇注而成,其中模具单体8是其中一个气道模具。使用时,多个气道模具相邻排列而成一弧度的气道形状,由于多个气道模具之间间隙的存在,可以有效防止冷却过程中树脂的开裂。
两个浇注体分开单独浇注后组合成一个线圈,有效改善了浇注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志亨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志亨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