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立悬挂桥用后悬挂支架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24228.9 | 申请日: | 2009-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17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波;岳元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5/00 | 分类号: | B60G1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0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悬挂 桥用后 支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紧固到军车或越野车上的独立悬挂桥用后悬挂支架,属于汽车悬挂系统用零部件。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重型车或军车一般采用平衡轴整体式悬架系统,这类车一般包括平衡轴、汽车板簧总成和横梁,比较复杂且占用较多的空间且减震性能差,无法实现多轴转向,不适合越野车或全驱军车尤其在恶劣工况下使用。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廉、适用军车或越野车上的独立悬挂桥用后悬挂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独立悬挂桥用后悬挂支架,包括外组合支架和内组合支架,其中外组合支架包括用于连接车架外侧的车架板、一个安装减震器与弹簧组合的组合板及一个用于装配上摆臂限位块的限位块板;内组合支架包括用于连接车架内侧的安装板和与桥相连接的桥安装板,该桥安装板垂直相连在车架安装板底端,且下方安装有转向拉杆臂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还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和过渡板,所说组合板垂直定向于所述车架板上且位于左连接板与过渡板之间,所说限位块安装板一侧与过渡板连接、另一侧与右连接板连接。
为了装配方便,所述车架板设有两个贯穿的U形孔。
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安装板和桥安装板之间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若干个三角形加强筋。
更近一步地,所述车架板安装板设有若干个车架连接孔,所述安装板相应的位置上也设有相同数量的车架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其可以将减震器与弹簧、桥及车架连接起来构成悬挂系统,结构紧凑,省略了板簧及平衡轴,降低生产成本;
2.桥安装板下方安装有转向拉杆臂,可以实现多桥转向,方便实用。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内组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外组合支架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外组合支架,2内组合支架,3车架,4上摆臂限位块,5减震器与弹簧组合,1-1左连接板,1-2过渡板,1-3限位块板,1-4右连接板,1-5车架板,1-6U形孔,1-7组合板,2-1安装板,2-2桥安装板,2-3加强筋,2-4转向拉杆臂安装支架,a车架连接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3所示一种独立悬挂桥用后悬挂支架,包括外组合支架1和内组合支架2,其中:
如图1所示外组合支架1包括用于连接车架3外侧的车架板1-5、一个安装减震器与弹簧组合5的组合板1-7及一个用于装配上摆臂限位块4的限位块板1-3,还包括左连接板1-1、右连接板和过渡板,所说组合板垂直定向于所述车架板上且位于左连接板1-1与过渡板1-2之间,所说限位块安装板1-3一侧与过渡板1-2连接、另一侧与右连接板1-4连接;
如图2所示内组合支架2包括用于连接车架3内侧的安装板2-1和与桥相连接的桥安装板2-2,该桥安装板2-2垂直相连在车架3安装板底端,且下方安装有转向拉杆臂安装支架2-4。
如图1所示所述车架板1-5设有两个贯穿的U形孔1-6,方便装配时避开其他部件。
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板2-1和桥安装板2-2之间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若干个三角形加强筋2-3。
如图1、2、3所述车架板1-5设有若干个车架连接孔a,所述安装板2-1相应的位置上也设有相同数量的车架连接孔a。
安装时如图3所示在车架3外侧用螺栓将外组合支架1固定,然后依次将减震器与弹簧组合5上端与通过螺栓与组合板固定在一起,将上摆臂限位块4与限位块板1-3连接为一体。在车架3内侧首先将内组合支架2固定于车架3上与外组合支架1共用的车架连接孔a,然后用内六方螺栓连接桥壳上表面与内组合支架2,最后将转向拉杆臂与转向拉杆臂安装支架2-4安装在一起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4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