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13317.3 | 申请日: | 200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才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才德 |
| 主分类号: | E04C2/38 | 分类号: | E04C2/38;E04C2/284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8301 辽宁省东港***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水泥 复合 轻质墙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用内墙水泥墙板,具体地说是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
背景技术
现有水泥轻质墙板合成的材质与安装节点做法通病总结;
1、轻质墙板墙体通常在安装中,板材顶端滩涂的胶泥基本被顶部梁板所刮掉,板与梁之间的接触点就成为不同厚度大小不等的干缝,板材底部用木楔加紧与顶部梁板结合,在底部填塞砂浆或凝固中,由于木楔是软性,产生不同程度的下沉量,后期装饰中在板与梁板交接处两侧刮1-2mm厚度的腻子和网带遮盖表层,当面层腻子收缩后便出现通长大小不等的裂缝及产生不隔音现象。
2、非承重板材墙体在使用中,由于结构梁板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并产生下挠现象传向轻质墙板,造成板材墙体在不同部位向两侧产生不同程度弧变,使板材墙体变形或裂缝。
3、综合分析轻质墙板存在的裂缝、不隔音的主要问题:
1)使用普通水泥等其它胶结材料制作出的轻质墙板收缩值较大,完成收缩时间太长,约1000天左右,实为板材在使用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预制混凝土屋面板使用中1-2年后普遍出现的通长收缩裂缝现象便能说明这一点);
2)板材与板材与梁板之间多为干缝,无法2次填充砂浆眯缝,局部节点与安装不合理。
3)板材密度低,空心率大,电气水暖走线敲砸接线盒对通和建筑结构沉降变形梁板产生下挠,使板材产生弧变出现较微裂纹。为不隔音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效果好、安装后墙面无裂纹的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形水泥复合轻质墙板,其由竖直放置的、薄板状上端开口的、中空的复合混凝土外壳和其内部填充的水泥粉煤灰发泡体构成,发泡体的组份牢固地附着复合混凝土外壳的内腔表面;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上部延长度方向、发泡体的上方设置有凸棱。
在水泥复合轻质墙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凸台和凹槽;凸棱、凸台和凹槽三者的轴线共面;所述凸棱的截面为三角形、梯形、方形或圆弧形。
一、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下称板材)的材质与结构创新优点:
1、板材的合成胶结材料与材质决定了板材的综合质量与性能,本实用新型复合墙板分别是由壳体和内核两种不同功能的材质在生产中结合为一体。其中壳体所采用的胶结材料为快硬微膨胀水泥、骨料、河沙、石粉、外加剂等,拉接材料为玻纤网,钢丝等,其最大特点:利用该水泥所制做的板材壳体通过高温蒸养能够在48小时内完成终身强度和收缩值,这是保证板材在使用中不因收缩裂缝的关键措施。(不同于普通水泥及其它胶结料,在28天只能完成强度和收缩值94%左右,余下强度与收缩值约用1000天左右来完成,由此带来的后期裂缝现象)。其壳体强度高,密度大,隔音效果好,适应环境能力强,其性能与混凝土相同,不但可用于室内也可广泛适用于室外及粘贴各种面层,直接刷涂料和刷大白。
2、板材内核填充利用粉煤灰、石粉与水泥合成制出的超轻发泡保温混凝土浆料与壳体在生产中一次性结合为一体,既达到内核吸音、隔音、保温、耐老化的新功能,又提高了轻质墙板在建筑中的隔音标准和保温标准。
经检测,其收缩值仅为≤0.2mm/m,(标准0.8mm/m);隔音效果90mm厚隔音达到45dB;传热系数达到了0.92W/m2·k;抗折力:≥1000N;抗冲击性:3次无贯穿裂缝、吊挂≥800N、密度65kg/m2,燃烧性能:不燃;均达到或超过现有标准。并且可根据使用的需要随意调整增加厚度和强度。
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历经4年的试验,在实用中得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其创新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属国内首创。
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的面世将会产生巨大的综合社会效益,板材优点:重量轻,是现有墙体重量的三分之一,降低工程造价5%,增加使用面积,占地面积小,施工速度快,方便灵活,并且新增加了保温隔音功能。
二、本实用新型复合轻质墙板新节点优点
1、新型板材上端截面中间三角形凸起20mm(见图1所示),能与梁板小面积接触严密,给安装固定提供条件,安装完后,板材凸起两侧缺口采用低强度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填满填实,底部安装中软质木楔改为预制混凝土斜块,解决板材底部在填实砂浆中产生下沉现象和出现的干缝通缝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才德,未经王才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3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