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钢塑组合模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4502.6 | 申请日: | 2009-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阎明伟;牛其林;许苏华;魏晔;武兴亮;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4G9/02 | 分类号: | E04G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组合 模板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楼顶板及梁浇注施工应用的模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钢筋混凝土楼顶板及梁的施工仅是采用组拼竹模、组拼木模和配合木方及简易脚手架支撑等方式来完成。组拼竹模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竹席纹路,不适用清水混凝土成型,其次是厚度公差较大、易分层开胶,反复使用率低;组拼木模的木材资源浪费大,周转使用次数少,其产品质量也不易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各类模板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块重量轻,幅面大,工效高,通用性强,现场拼装简单,成型质量好,可以大面积摊铺,可循环使用的钢塑组合模板。它由竹塑复合面板、拱形横肋板、S形竖肋板及折线轧制边框组成。竖肋板、横肋板及边框形成“丰”字形格构布置,与竹塑复合板连接成具有一定刚度规格的标准模板。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横肋板的立面为拱形状,竖肋板的截面为“Z”字折线形构造,边框截面呈折线“了”字形构造形式,边框的侧面设有冲压成形的拱门孔和矩形连接孔。所述的横肋板立面的拱端部位呈水平折线构造方式并顶贴在面板的背面。所述的竖肋板设有与横肋板连接的插入式卡槽口。竖肋板截面呈“Z”字折线形式,其折线顶端部位与面板背面贴合。钢边框按照一定间距设置模板连接孔并按一定间距冲压成“拱形门”形状的边框孔。边框截面轧制成两种‘了’字折线形式,这种形式的截面使边框达到有限大的承载力,又节省材料;竖肋板截面形式如反‘Z’字状。竖肋板沿长度方向按一定间距设置插口并与横肋板插入式连接;拱形横肋板的拱最高处裁制出一条折弯线,沿折弯线折叠过去,适合竖肋板的插口,以达到横竖肋板的整体连接并支撑面板。这种拱形设计肋板在力学上是承载力最大的设计方案,既节省材料又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部件2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部件2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部件3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部件3的侧视图。
图7是图1中部件4的正视图。
图8是图1中部件4的俯视图。
图9是图1中部件4的侧视图。
图10是图1中部件5的正视图。
图11是图1中部件6的正视图。
图中序号名称分别为:(1).竹塑复合面板、(2).拱形横肋板、(3).S形竖肋板、(4)折线轧制边框、(5).模板连接孔、(6).边框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由竹塑复合板(1)、拱形横肋板(2)、S形竖肋板(3)、折线轧制边框(4)构成。竹塑复合板(1)与钢边框(4)轧制出的边框连接孔(6)通过螺丝连接。横肋板(2)与竖肋板(3)在插口处相互插入式连接,并与钢边框焊接而成。模板之间通过模板连接孔(5)用T型插销连接。横肋板(2)的立面为拱形状,竖肋板(3)的截面为“Z”字折线形构造。边框(4)截面呈折线“了”字形构造形式,其侧面设有冲压成形的拱门孔(6)和矩形连接孔(5)。横肋板(2)立面的拱端部位呈水平折线构造方式并顶贴在面板(1)的背面。竖肋板(3)设有与横肋板(2)连接的插入式卡槽口。竖肋板(3)截面呈“Z”字折线形式,其折线顶端部位与面板(1)背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充分发挥了竹塑复合板的可循环性与钢板有效结合的刚度性,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单块重量轻、幅面大、现场拼装简单、成型质量好并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满足了建筑工程顶板混凝土成型的清水质量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4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多个梁弹簧的点火模块
- 下一篇: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