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下排取异物保护套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03207.9 | 申请日: | 200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安;时勇;时均文;范传玲;柴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安;时勇;时均文;范传玲;柴同海 |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镜下排取 异物 保护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下排取异物保护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内镜下排取食管和胃内异物是临床常用的方法,但对吞入的尖锐异物,取出时易引起贲门、食管及咽喉部损伤,出现黏膜撕裂、出血、嵌顿,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不易造成食管、咽部粘膜组织损伤的内镜套管。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镜下排取异物保护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套管为全透明塑料软管,其管壁厚0.1cm,外径2cm,内径1.9cm;套管管壁上设有刻度,套管先端的端口呈圆钝型;套管末端的端口外口带侧翼。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易造成食管、咽部粘膜组织损伤。可扩张食管,借助胃镜及透明的管壁,能清晰观察异物所在位置;还可避免患者食物反流,预防窒息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套管末端:3、刻度;4、套管先端;5.套管末端外口侧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包括套管1,套管1为全透明塑料软管,其管壁厚0.1cm,外径2cm,内径1.9cm;套管管壁上设有刻度3,套管先端4的端口呈圆钝型;套管末端2的端口外口带侧翼5。
本实用新型分三种长度25cm、35cm、45cm,分别用于取不同部位异物。具体操作方法:一、常规进镜,如系圆钝或较软异物,可直接用三爪钳或网篮取出,如为尖锐异物则测量距门齿长度后退出内镜;二、给病人行局麻后,可将适用套管1套入胃镜,先行胃镜,发现异物后,将套管1涂上硅油沿胃镜缓缓插至异物处后固定。如异物刺入食管壁,可用套管1按压异物周围食管皱襞,使异物松动并将其套入管腔,异物随胃镜退出,仍可保留套管1,以观察食管壁是否损伤,最后拔除套管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安;时勇;时均文;范传玲;柴同海,未经刘春安;时勇;时均文;范传玲;柴同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3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