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肩关节盂侧假体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01119.5 | 申请日: | 200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1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康来;汪华清;龚继承;曹洪辉;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40 | 分类号: | A61F2/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琳;顾小曼 |
| 地址: | 400038***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肩关节 盂侧假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盂侧假体。
背景技术
由于肩胛盂骨量相对较少,所以对肩关节假体的盂侧部分假体的固定方式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肩关节盂侧假体多采用骨水泥固定,骨水泥型假体具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假体松动问题以及不便于二次假体翻修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肩关节盂侧假体,更好解决肩关节盂侧假体的固定问题,使肩关节盂侧假体能更稳定的固定在肩盂关节上,且尽可以减少骨量丢失,为将来的假体翻修提供必要的骨质基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肩关节盂侧假体,假体上设有供螺钉固定的螺钉孔,其中,螺钉孔为四个,孔的方向与螺钉固定方向一致,上下两孔朝向外侧,与假体表面呈钝角,位于垂直最大径线的上、下各1/4处;前后两孔朝向内侧,与假体表面呈锐角,位于水平最大径线的前、后各1/4处,四个螺钉孔轴向延伸至肩关节盂内部,形成安装螺钉的孔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肩关节盂侧假体,由于在假体外表面水平径向的前、后各1/4处和垂直径向的上、下各1/4处设有四个供螺钉固定的螺钉孔,使肩关节盂侧假体能分别在水平径向和垂直径向两个方向上都得到了固定,解决假体的松动问题,同时,四个螺钉孔轴向延伸至肩关节盂内部,形成安装螺钉的孔道,确定了固定螺钉的轴向走向,保证螺钉能正确的固定在肩关节盂内的合适位置,准确的固定住肩关节盂侧假体。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四个螺钉的孔道的轴向方向,将水平径向的两个螺钉孔道设置成内八字形状,垂直径向的两个螺钉孔道设置成外八字形状,使螺钉形成在水平径向上向肩关节盂内收缩成内八字形状安装,在垂直径向上向肩关节盂内扩张成外八字形状安装,这样的螺钉固定方式是具体结合肩关节盂的结构,更好的保证螺钉能更稳固的固定在肩关节盂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肩关节盂侧假体,能保证固定螺钉准确稳定的将肩关节盂侧假体固定在肩关节盂上的合适位置,使肩关节盂侧假体在水平径向和垂直径向两个方向上都得到了固定,从而解决假体的松动问题,更好的固定住肩关节盂侧假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肩关节盂侧假体的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肩关节盂侧假体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肩关节盂侧假体的B-B剖面旋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肩关节盂侧假体,假体1上设有供螺钉固定的螺钉孔21、22、23、24四个螺钉孔,位于水平径向轴3的前、后各1/4处和垂直径向轴4的上、下各1/4处,其中,如图3所示,水平径向的两个螺钉孔22、24向肩关节盂5内延伸成内八字形状;如图2所示,垂直径向的两个螺钉孔21、23向肩关节盂5内延伸成外八字形状,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假体1的两个水平方向螺钉孔22、24内收缩成内八字形状安装,使假体1的两个垂直方向螺钉孔21、23外扩张成外八字形状安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肩关节盂侧假体,在使用螺钉固定时,能保证肩关节盂侧假体在水平径向和垂直径向两个方向上都能得到了固定,解决假体的松动问题。
当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变形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实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01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