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12466.4 | 申请日: | 200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杨健;赵福全;颜海棋;陈鹏飞;吴成明;刘卫国;钱国强;林高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34 | 分类号: | B60R21/34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行人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涉及车辆保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行人保护 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的车祸也造成了 很多行人的伤亡。为了解决汽车对行人的碰撞带来的伤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 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行人保护安全气囊装置[申请号:200820303290.7] ,安装在发动机舱盖上,包括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和雷达探测器,所 述传感器安装在车前保险杠内,雷达探测器安装在汽内挡风玻璃上方,传感器目标检测区域为 发动机舱盖前四分之一区域,在发动机舱盖后六分之一的区域内设置有气囊储存室,安全气囊 和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气囊储存室内。还有人发明了一种行人保护装置[申请号: 200810029262.5]包含:设置在汽车前部的感应器,用于检测碰撞并产生检测信号;控制单 元,用于接收感应器的检测信号,并判断车辆是否与行人碰撞,当控制单元判断车辆与行人 碰撞时,发出保护控制信号;设置在前舱盖下方的前舱盖提升单元,当前舱盖提升单元接收 到控制单元的保护控制信号后,提升前舱盖;启动开关,当启动开关检测到驾驶员启动汽车 后,启动控制单元;设置在前舱盖内的气囊及气囊引爆单元,当气囊引爆单元接收到控制单 元的保护控制信号后,引爆气囊。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人实现了保护,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1、由于安全 气囊的位置选择不够合理,无法覆盖对人体伤害值较高的区域,并且当安全气囊充气后会影 响驾驶员的视野,导致在碰撞发生后驾驶员无法合理控制车辆,增加了安全隐患。2、传感 器的设置不够合理,存在感应盲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行人实施保护,安全气囊不会影响 驾驶员视野,且不存在感应盲区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包括安全气囊 、气体发生器、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安全气囊与气体发生器相联,所述的气体发生 器和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相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车辆前端且其感应范围 与车辆宽度相适应,所述的安全气囊设置在发动机罩上,当安全气囊展开后安全气囊覆盖在 发动机罩外侧对应于水箱上横梁上方的区域且安全气囊的形状与发动机罩前部相适应。
当行人与车辆碰撞时,首先由设置在车辆前端的传感器产生碰撞信号,中央处理器在接 收到碰撞信号时产生控制气体发生器工作的信号。气体发生器在接受到信号后对安全气囊进 行充气,使安全气囊弹出,从而对行人实施保护。通常,行人的腿部首先接触传感器,此时 行人因碰撞产生应激反应蜷缩,因此特别容易与发动机罩前部,水箱上横梁等危险区域发生 碰撞;而发动机罩后部区域的碰撞几率反而更小。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能够有效地对行人的大 腿以及头部等位置实施保护。由于安全气囊覆盖在发动机罩前部,因此在其弹出时不会影响 驾驶员的视线,以便于驾驶员在发生碰撞时正确操作,减少对被撞行人的伤害。另一方面, 由于传感器的感应范围与车辆宽度相适应,因此行人与车辆前端的任何位置发生碰撞都能使 安全气囊及时弹出。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设置在车辆的前保险杠缓冲块上,所述 的前保险杠缓冲块固定在车辆前保险杠上。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发动机罩上开有横向设置的条形孔,在条形孔 下方设有气囊储存室,所述的安全气囊设置在气囊储存室中,在所述的条形孔上固定有与其 形状相适应且当安全气囊充气时能被安全气囊弹出条形孔的条形封盖。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条形孔位于发动机罩的前三分之一区域内,且 当安全气囊充气后能覆盖发动机罩的前三分之一区域并延伸至发动机罩前边缘。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安全气囊充气后其顶部不高于挡风玻璃的下端 。因此,本安全气囊不会对驾驶员的实现造成遮挡。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呈条形且其长度与车辆宽度相等。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若干横向排列的传感单元,相邻的 两个传感单元之间的间距小于人体腿部的宽度。
在上述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中,所述的条形封盖由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124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