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笔及具该触控笔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08579.7 | 申请日: | 200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1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笔 便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笔,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触控笔。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大多数便携式电子装置均通过一触控笔来实现其触控功能。
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触控笔整合游戏摇杆之触控笔结构,个人数字助理20包括一主体21及一触控笔23。所述主体21上设有一方向控制部211,该方向控制部211为一传统的轨迹球形式,其可自由旋转。该方向控制部211上凹设有一第一接合部213。所述触控笔23的一端具有一第二接合部231。通过该第一接合部213与该第二接合部231接合,摆动该触控笔23可相应地转动该方向控制部211,以使该触控笔23可作为一摇杆用以操纵该方向控制部211,于执行游戏软件时可利于使用者操作。
但是,上述触控笔整合游戏摇杆之触控笔结构,其为了实现执行游戏操作时的方向控制,专门在便携式电子装置上增设了一方向控制部,这样增加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复杂性及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当作游戏摇杆使用且可降低制造成本的触控笔。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所述触控笔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一种触控笔,所述触控笔包括一笔杆,所述触控笔还包括一摇杆组件,该摇杆组件装设于该笔杆的一端,该摇杆组件包括一主体及一连接件,该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笔杆及该连接件,该主体连接该连接件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抵持臂,用作摇杆使用时,该主体可绕该连接件摇晃,以带动该若干抵持臂实现按压操作。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机体及一触控笔,该机体包括若干方向键,该触控笔包括一笔杆,所述触控笔还包括一摇杆组件,该摇杆组件装设于该笔杆的一端,该摇杆组件包括一主体及一连接件,该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笔杆及该连接件,该主体与该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抵持臂,用作摇杆使用时,该主体可绕该连接件摇晃,以带动该若干抵持壁相对应地与该若干方向键相互抵持,使得该触控笔可作为一摇杆以操纵该若干方向键。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的触控笔通过所述若干个抵持臂抵持于所述若干方向键,通过朝不同方向摆动所述笔杆或者摇杆组件的主体,来达到方便按压与其摆动方向相对应的方向键的目的。这样可避免了另外再在机体上增设一控制方向的轨迹球,节约了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利用该若干抵持臂来按压目前几乎所有便携式电子装置都具有的方向键,从而增强了该触控笔用作摇杆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一可用作游戏摇杆的触控笔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立体组装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触控笔当作游戏摇杆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触控笔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触控笔的立体组装图。
图6为图4所示触控笔的另一状态的立体组装图。
图7为图3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的本发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一触控笔10及一机体30。该机体30包括一收纳槽(图未示)及四方向键33,当该触控笔10不使用时,可收纳于该收纳槽内。该触控笔10还可与该机体30的四方相键33配合以作为游戏摇杆使用。
请参阅图4,所述触控笔10包括一笔尖11、一笔杆13及一摇杆组件15。所述笔尖11及摇杆组件15分别装设于该笔杆13的两端。当该触控笔10用作触控功能时,通过该笔尖11触控该机体30之触控屏;当该触控笔10用作游戏摇杆时,该笔尖11可将该摇杆组件15连接至该机体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奇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8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