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活动送样平台的定硫仪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307952.7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1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先德;王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2 | 分类号: | G01N35/02;G01N35/0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 洪;周长清 |
| 地址: | 4102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平台 定硫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可燃物质中含硫量的测量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带活动送样平台的定硫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单样手工和多样自动两类定硫仪。单样手工定硫仪采用传统的测试方法,其为卧式炉体,进行手工称样、放样。虽然进出样和数据处理是由计算机控制完成,但因每次只能放一个试样,操作人员不能离开仪器,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每次取放样时需打开由于高温可能烫手的送样嘴盖,极易被烫伤。多样自动定硫仪采用的有立式炉体和卧式炉体两种,均可实现自动送取样,每批次进行多样测试。但前者因样舟的底面积不大导致煤样平铺不开,且气流是从下往上流动,使煤样燃烧不充分,测试精度不高,煤样适用范围有限,因此已逐渐被淘汰。而后者无论是链条式水平推样传动还是盘式旋转推样传动,坩埚均是置于两推板(块)之间,由其中一侧推板(块)推着移动至炉口送样嘴处,再由送样杆送入炉体内燃烧。这种移动方式往往导致坩埚停在送样嘴处时,其一侧始终与推板(块)相连或间隔很小的间隙。而且在现有技术中,坩埚一般是被推放于与送样杆相连的坩埚托平面上,采用间接方式送取坩埚,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在坩埚被送样杆推着送入或取出炉体时坩埚侧面往往容易与推板发生相互刮擦,造成坩埚位置偏移、倾斜或侧翻。倾斜将使坩埚内已经摊平的试样移动,造成堆积的厚薄不一,从而使得堆厚部分的试样在燃烧管内燃烧得不够充分,将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导致测量误差的产生。而侧翻则会使本次试样作废。更为严重的是,为保证炉体内的温度恒定,减少热量的散失,燃烧管的进样口往往比较小,坩埚偏移、倾斜或侧翻时位置移动,有可能会超出进样口的范围,最终造成进样过程中被卡住的情况,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故障和器件的损坏,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直接影响了使用单位的生产化验工作,带来的后果是无法估计的。另外,针对不同的测硫方式,所需试样重量的不同,坩埚的大小有很大的差异,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推样方式,每批次同等数量的大坩埚所占空间是很大的,往往造成仪器体积庞大,成本增加;否则就只能减少每批次坩埚的个数,来达到减小体积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更高、故障率更低、空间利用率更高的带活动送样平台的定硫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活动送样平台的定硫仪,它包括固定于底板上的燃烧炉、控制机构以及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的过滤装置、硫量感应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和泵,所述燃烧炉内装设有燃烧管,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管路与燃烧管的出气管相连,所述燃烧炉的入口端设有送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样嘴的一侧设有推埚运动机构,所述送样嘴的入口端设有用来从推埚运动机构上转运坩埚的活动送样平台,所述活动送样平台的一端与送样嘴相接,另一端处设有用来使坩埚运动的送样杆运动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活动送样平台包括活动平台、第二导轨和气缸,所述活动平台固定于第二导轨的滑块上并沿第二导轨在推埚运动机构和送样嘴之间平移,所述活动平台与气缸相连。
所述活动平台一侧设有用于检测实验后的坩埚是否被取出的第一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机构相连。
所述活动平台的下方装设有用于收集实验后废弃坩埚的坩埚盒。
所述推埚运动机构包括从动轮、第二机架、推板、第三导轨、皮带、主动轮、坩埚槽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从动轮、第三导轨和第三驱动电机均固定于第二机架的左侧板上,所述套设于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位于第二机架左侧板的两端,固定有推板的皮带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推板的一个平面与第三导轨上的滑块相连,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控制机构相连;
所述坩埚槽的下方设有用于检测待实验坩埚是否放入坩埚槽内的第二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传感器与控制机构相连。
所述送样杆运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一驱动电机、齿轮、丝杆、螺母、连接板、第一机架、摩擦轮、第二驱动电机、导轴、牵引板和送样杆,所述第一导轨上的轨道和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套设于输出轴上的齿轮与丝杆相连,套旋于丝杆上的螺母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导轨上的滑块相连,所述摩擦轮套设于固定在连接板上的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导轴相接触,所述导轴的一端通过牵引板与送样杆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就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3079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