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加油车燃油洗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4138.1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冯诗愚;刘卫华;高秀峰;刘小芳;鹿世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D37/32 | 分类号: | B64D37/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加油车 燃油 洗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火防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燃油洗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加油车燃油洗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飞机飞行速度及性能的提高,它所带来的气动加热与电子设备热负荷的增大,使得现代军用机将普遍趋于采用燃油综合热管理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采用燃油作为热沉。对于军用机,据统计,即便不采用燃油作为热沉,其燃油系统起火或爆炸就已经成为了引起其失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当采用燃油综合热管理技术后,它将使得飞机油箱温度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它还将增加飞机油箱起火爆炸的概率。因此,对于现代军用机,迫切需要采用有效措施,使得飞机燃油箱始终处于安全状态,即提高燃油系统的防火防爆能力。
事实上,飞机燃油系统的防火防爆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飞机生存力和易损性,同时也关系到飞机的利用率、成本以及人员安全。因而,作为解决飞机燃油箱爆炸问题一个新的设计思想——燃油箱惰性化技术,就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外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所谓的油箱惰性化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措施,使飞机油箱上部空间气相层的氧浓度,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低于支持燃油燃烧所需要的氧浓度水平,并以此来保障飞机油箱的安全性。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当飞机油箱上部空间的氧浓度低于9%时,即便飞机遭遇到23mm口径燃烧弹的击中,也不会引起燃烧和爆炸。为此,在国外现代飞机设计中,普遍要求将油箱惰性化水平规定为:军用机油箱上部空间气相层中氧浓度≤9%;民用机油箱上部空间气相层中氧浓度≤12%。
机载油箱惰性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燃油洗涤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富氮气体通入燃油中,从而将燃油中溶解的氧气加以置换,降低燃油中的含氧率;第二种是油箱冲洗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富氮气体通入油箱上部气相空间,将该空间中的部分氧气排出,以达到燃油中氧浓度的降低。其中,洗涤技术大多与冲洗配合用于军用飞机,而在民机中往往只采用冲洗技术。
另外,现有技术中,飞机上的燃油洗涤大多采用机载制氮设备来完成,即直接从飞机发动机压气机或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并处理达到一定压力、温度、含水量等指标后,引入采用分子筛或中空纤维膜的机载空气分离设备得到富氮气体,将富氮气体通入飞机燃油箱来 洗涤燃油。
采用机载制氮系统来洗涤燃油可有效降低后勤保障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相对于其他机载惰化系统而言,其全寿命维护费用低,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机载洗涤系统必须在飞机燃油箱各个油舱内布置相应的富氮气体和燃油两套输送管路,这无疑大幅度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以及提高了维护检修的难度;
在每个油舱内必须放置洗涤喷嘴和燃油循环泵,同时考虑上述所提及的洗涤管路,无疑会减少飞机的有效载重量;
对于某些飞机而言,例如战斗机,其在执行很多任务时,从加油、暖机、滑行、爬升,直至开始执行战斗任务时,其时间极其有限,为了使燃油洗涤到合适的含氧量,必须增大洗涤气量,这显然会进一步增加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对飞机飞行是十分不利的。
根据国外的实验资料,当燃油被充分洗涤后,即使燃油上部气相空间为含氧量为21%的空气,只要燃油静止无扰动,燃油中的氧含量也要经过数十小时后才与气相中的空气重新达到平衡。此外,很多机场给飞机加油采用加油车,特别是一些前线机场无燃油输送管路,因此可考虑利用车载制氮装置,用较大的洗涤流量及较高纯度的富氮气体,直接对加油车上的油罐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好的燃油采用上部充富氮气体的方式加以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燃油洗涤装置,该装置采用加油车车载制氮系统产生富氮气体,直接对加油车油罐中的燃油进行洗涤,有效地克服机载制氮系统所存在的技术缺点。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一种飞机加油车燃油洗涤装置,包括富氮气体发生装置、燃油循环泵、气油混合装置以及加油车油罐,气油混合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进油孔以及输出孔,富氮气体发生装置的富氮气出口通过输气管与气油混合装置进气口连接,且富氮气体发生装置富氮气出口与气油混合装置进气口之间的输气管上连接有洗涤截止阀,燃油循环泵通过输油管与气油混合装置进油孔连接,而该气油混合装置的输出孔则与加油车油罐连接,且加油车油罐的排气口连接有洗涤排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下一篇:气溶胶灭火剂及其湿法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