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4069.4 | 申请日: | 200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质 疏松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肾中精气依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二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脾虚可引起肾虚,肾虚可终致脾虚,脾肾俱虚,骨骼失养,则骨骼脆弱无力,终致骨质疏松症;又由于老年人脾肾俱虚,机体功能衰退,易受外邪侵袭,使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老年人脾肾俱虚的同时,往往伴随气滞血瘀的病机存在。
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最主要的临床症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在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引起全身骨痛,临床上以腰背疼痛最为多见;另一个引起腰背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易发生外伤性或非外伤性的椎体楔形、鱼椎样变形或椎体压缩性骨折而引起的腰背疼痛;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活动过程中,腰背部不能处于正直的状态中,腰背部软组织紧张度增高,逐渐导致腰背部软组织疲劳,甚至出现肌痉挛,从而产生腰背疼痛。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特别是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的中药制剂。
其技术方案是:原料重量份是为:独活3-20份、寄生6-30份、秦艽6-30份、细辛1-10份、防风3-20份、川芎3-20份、当归6-30份、熟地6-30份、白芍3-20份、肉桂1-10份、茯苓6-30份、杜仲6-30份、怀牛膝3-20份、党参6-30份、甘草3-20份;制备方法是为:按配方比例秤取各味药物,按传统制药工艺加工制成煎剂、片剂、散剂、丸剂、胶囊或颗粒剂。
方中以独活、细辛为君,能祛风散寒除湿;以防风、秦艽为臣药,能祛风通络止痛;佐以肉桂、寄生、杜仲、怀牛膝补肝肾,壮筋骨,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养血活血,当参补气,茯苓健脾;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
上药配合使用能起到补肾健脾、养血活血、蠲痹止痛之功用,与骨质疏松症的肾虚、脾虚、血瘀三个病机要素相对应,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背疼痛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独活6g、寄生18g、秦艽12g、细辛3g、防风6g、川芎6g、当归12g、熟地15g、白芍10g、肉桂2g、茯苓12g、杜仲12g、怀牛膝6g、党参12g、甘草3g。上方每日1剂,制成煎剂,分2次服,20剂为1疗程。共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32例,总有效率为81.3%,其中取得显效14例,患者腰背痛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自如,能从事原工作及家务活动;好转12例,患者腰背痛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但活动或疲劳后仍有疼痛,能从事较轻的工作及家务活动,生活可以自理;无效6例,患者腰背痛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4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聚乙烯副产物聚乙烯蜡熔点的方法
- 下一篇:安全跳台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