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3948.5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山;杨勇;崔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9/06;H01L27/08;H01L21/329;H01L21/77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 地址: | 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合作路113***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漂移 阶跃恢复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基底为N型衬底(1),在N型衬底(1)内部通过掺杂形成有掺磷的N+区(1-1)、掺铝的P区(1-3)、掺硼的P+区(1-4);其中N+区(1-1)与P+区(1-4)位于N型衬底(1)的两侧,P+区(1-4)与P区(1-3)相邻接,P区(1-3)与N+区(1-1)通过N区(1-2)隔离开,其特征在于P+区(1-4)与P区(1-3)总的结深为100μm~13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N+区(1-1)的结深为50μm~120μm,N区(1-2)的厚度为20μm~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P+区(1-4)的硼离子的表面浓度和N+区(1-1)的磷离子的表面浓度为1019~1020个/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P区(1-3)的铝离子扩散的表面浓度为7×1015~8×1015个/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P+区(1-4)的结深为15μm~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N型衬底(1)的电阻率的范围为20Ω·cm~30Ω·cm,厚度为在250μm~300μm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N型衬底(1)的P+区(1-4)和N+区(1-1)两侧镀有镍层(1-5)。
8.一种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该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串联组成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堆。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准备好的N型衬底(1)上双面扩散磷;2)氧化形成保护层;3)单面研磨去除扩散的磷层并进行铝扩散;4)在进行铝扩散的一面进行硼扩散;5)N型衬底(1)双面镀镍,其特征在于:上述铝扩散时采用的炉温为1250℃~1260℃,时间为50~52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磷在空气气氛下进行,炉温控制在1180℃~1190℃,时间为2~2.5小时;所述硼扩散在空气气氛下进行,在1200℃~1210℃下保温2~3小时,在800℃~810℃下恒温20~3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9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