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球磨机湿法超微粉碎核桃粕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63780.8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陈义勇;边向红;赵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1/36 | 分类号: | A23L1/36;A23P1/06;B02C17/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0046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球磨机 湿法 粉碎 核桃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食品加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是食品加工业中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对传统工艺配方的改进,是新产品开发的巨大的推动力。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由于超微粉体小到纳米级,颗粒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等,使其对物质的吸附性较大,有利于物质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超微粉体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和分散性,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同时降低功能性物质在食品中的用量,可以使原来不能充分吸收或利用的原料被重新利用。因此超微粉碎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球磨机是
球磨机超微粉碎技术是其中超微粉碎技术之一。利用钢球作为磨矿介质进行磨矿的设备,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破碎比大,既可湿磨又可干磨,可用于处理各种矿物原料,适应性强,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自1893年球磨机出现以来,它就一直在矿业、冶金、建材、化工及电力部门等若干基础行业的原料粉碎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陶瓷工业的发展,球磨机也成为了陶瓷工业中粉磨工序中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从长远来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球磨机仍将是陶瓷工业中原料磨碎作业的主要设备,在矿物粉碎和超细粉碎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倍受人们青睐。目前除了球磨机在陶瓷、矿山领域的应用外,还有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相关专利有“活性鹿茸、鹿角、鹿骨纳米粉及制备方法”,在该发明中采用的是球磨机干法粉碎技术,其粉碎后的粉体颗粒尺寸小于100nm。因此本发明将会极大拓展球磨机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领域。
核桃粕是核桃经过榨油后的产物,但是核桃粕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油脂,脆性较差,用一般的机械粉碎等技术粉碎效果不好。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的的查阅及文献检索,未见专门针对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的报道,开发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未见有关专门针对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方法的报道。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专门针对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方法,核桃浆液粒度在10μm以下,同时在球磨机湿法粉碎核桃粕过程中没有温度的升高,不会对核桃粕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
本发明采用球磨机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粉碎效率,增加颗粒的细度,从而达到超微粉碎的目的,同时不会对核桃粕的营养成分造成破坏。拓展球磨机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核桃粕通过机械粉碎,得到粗核桃粕粉;
2、粗核桃粕粉与水混合,粗核桃粕粉和水的比例按kg/L计,为1∶(8-14),得到颗粒粒度较大的核桃浆液,待用;
3、将处理好的颗粒粒度较大的核桃浆液倒入搅拌型球磨机中进行湿法超微粉碎,按kg/L计,球料比为(1-6)∶10,球磨机的介质为Φ10mm氧化锆球,磨浆时间30-120min,颗粒d50为6-17μm。
本发明根据优化组合,进一步,一种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核桃粕通过机械粉碎,得到粗核桃粕粉;
2、粗核桃粕粉与水混合,粗核桃粕粉和水的比例按kg/L计,为1∶9,得到颗粒粒度较大的核桃浆液,待用;
3、将处理好的颗粒粒度较大的核桃浆液倒入搅拌型球磨机中进行湿法超微粉碎,按kg/L计,球料比为3∶10,介质为Φ10mm氧化锆球,磨浆时间90min,颗粒d50为7μm。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选用超微粉碎,将物料颗粒粉碎至颗粒d50为6-17μm。由于颗粒向微细化发展导致物料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大幅度地增加,因此超微粉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吸附性、化学活性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7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