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47139.5 | 申请日: | 200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新谷昌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61/28 | 分类号: | F16H61/28;F16H63/20;F16H6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黄依文 |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变速 操作 装置 | ||
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速操作构件,包含:
轴部,该轴部被支撑在所述变速器的外壳中,以便在选择方向上产生相对位移; 和
臂部,该臂部在径向上相对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线伸出,并且被保持在退后位置 处的所述臂部沿着所述选择方向移动,被保持在所述退后位置处的所述臂部可在所述选择 方向上移动,尔后绕着所述中心轴线转动以执行齿轮的变速操作;和
多个变速轨道构件,每个变速轨道构件包含:
轨道部,该轨道部被支撑在所述外壳中以便产生相对位移;
变速叉部,该变速叉部从所述轨道部伸出并执行齿轮的变速操作;和
变速柄部,该变速柄部从所述轨道部伸出并能够与所述臂部结合;
其中所述变速柄部的与所述臂部接合的接合部包含一对柱状凸起,该对柱状凸起布置 在沿着变速方向彼此不同的位置和沿着所述选择方向彼此不同的位置,
所述柱状凸起中的一个包含一侧压力接收表面,该一侧压力接收表面用于接收来自所 述臂部的沿所述变速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一个方向的压力,
所述柱状凸起中的另一个包含另一侧压力接收表面,该另一侧压力接收表面用于接收 来自所述臂部的沿与所述一个方向压力相反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压力,
当所述变速柄部保持在空档位置时,所述一侧压力接收表面和所述另一侧压力接收表 面大致定位在与所述轴部的中心轴线相重叠并与所述轨道部正交的基准正交表面上,并且
所述臂部从所述退后位置绕着所述中心轴线转动,以向所述一侧压力接收表面施加所 述一个方向压力,从而沿一个方向变速驱动所述变速叉部,并且所述臂部从所述退后位置 绕着所述中心轴线反向转动,以向所述另一侧压力接收表面施加所述相反方向压力,从而 沿所述另一个方向变速驱动所述变速叉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从所述轴部以伸出的方式形成为具有分叉形状的一对臂部,并且被保持为使 得所述变速柄部的接合部布置在当保持在退后位置时的两个所述臂部之间的中间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多个齿轮,
所述齿轮被分成第一组和第二组,
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相对应的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并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主轴两者均借助于双离合器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联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用于输出通过所述齿轮变换的转动力的变速器输出齿轮,
所述多个齿轮被分成第三组和第四组,
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三组和所述第四组相对应、并且将变换的转动力传递到所述变速 器输出齿轮的第一副轴和第二副轴,
所述轴部以伸出方式形成有:
用于变换在第一位置的所述第三组中的各个齿轮的臂部;和
用于变换在第二位置的所述第四组中的各个齿轮的臂部;并且
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被布置成在所述选择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1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