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保护聚焦装置防污染的熔覆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45159.9 | 申请日: | 2009-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春秀;杨进宝;柴春谊;刘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族烨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英兰 |
| 地址: | 300353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保护 聚焦 装置 污染 熔覆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覆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护聚焦装置防污染的熔覆头。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施工中应用的熔覆头,熔覆头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下面的溅射物污染,易导致保护镜炸裂;会直接影响实施工程的进展和产品加工的质量。
具体地说,光纤激光器出光口处为光纤熔覆头,在使用过程中,金属粉受激光照射熔化与被加工工件结合。由于金属粉与工件的结合需高温熔化,在此过程中会在熔覆层表面产生氧化层,下一次在此熔覆层上熔覆时,氧化层受热会蹦溅。由于材料、温度、熔覆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溅射的情况也不相同,严重时溅射物会直接撞碎保护镜片,使激光在通过保护镜片时发生弯曲,灼烧保护镜,产生烟雾,污染聚焦镜,最终导致激光不能输出,激光能量在熔覆头内部释放不出,烧毁设备;溅射较轻时,溅射物会粘到保护镜片上,破坏镀膜层,使保护镜的透光性变差,如不及时更换,也会使保护镜烧毁,最终烧毁设备。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效果显著的具有保护聚焦装置防污染的熔覆头,是该领域技术人员应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应用效果显著的具有保护聚焦装置防污染的熔覆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护聚焦装置防污染的熔覆头,该熔覆头包括同轴向连接设置的光纤接口,聚焦装置及设有出粉口的出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装置通过连接件同轴向设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底部弯折成垂直向设置并与出粉口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熔覆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设有的送气管底部形成一横向的风道,将溅射物横向吹走,不使其进入熔覆头内部;大大改善了光学部分的工作状况,减少了保护镜片的损耗,并减少了对熔覆头的维护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不但有效保证加工设备的稳定运行,还可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纤接口,2聚焦装置,3出粉机构,4气管,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保护聚焦装置防污染的熔覆头,该熔覆头包括同轴向连接设置的光纤接口1,聚焦装置2及设有出粉口的出粉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装置2通过连接件5同轴向设有送气管4,所述送气管4底部弯折成垂直向设置并与出粉口对应。
本发明适用于光纤激光器出光口处的光学器件的保护,要想安全使用激光熔覆头,必须解决溅射物对保护镜的污染问题。
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通过设有的送气管,在激光熔覆头的激光出口以下金属粉以上形成一垂直于激光束的风帘,使溅射物垂直于激光束方向运动,如此,溅射物在接触到保护镜之前就被吹走,不再接触保护镜,保证了保护镜的洁净,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同时此风帘对激光束无任何影响,更可以将熔覆头的多余热量带走,起到风冷的效果。因为距离金属粉较远,对粉末的影响也很小,完全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在实际使用中,将风帘出气孔做成0.5mm×15mm的细缝,增大气压(1MPa)效果更加。
实施中,送气管4通过连接件5可进行位置调节,使其底部形成一横向的风道,将溅射物横向吹走,洁净防污染,有效保证该熔覆头运行安全可靠。经使用证明,效果非常显著。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具有保护聚焦装置防污染的熔覆头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族烨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族烨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5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车在禁鸣区鸣笛的取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薄膜超声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