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裹结构的碱渣陶粒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44424.1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9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严建华;容构华;张建敏;李树兴;刘大成;王仲军;秦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18/30 | 分类号: | C04B18/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裹 结构 陶粒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包裹结构的碱渣陶粒及其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碱渣是氨碱法纯碱企业排出的一种废渣,由于其含水量高、含有 大量的氯化物而成为一种难以处理的固体废弃物,长期以来碱厂排出 的碱渣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碱渣的综 合治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重大科研课题。在当前自然资源日益贫 乏的形势下,利用碱渣制造建筑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作为 建筑工程材料,碱渣主要在工程土等方面得已研究,并得到了工程应 用。但建筑陶粒由于其附加值较高,其研究也同样得到了重视。
申请号为93117803.7的专利公开了利用碱渣-粉煤灰制造免烧 陶粒,其特征在于以碱渣悬浊液与粉煤灰0.25-0.70∶0.30-0.75(固 相重量比)通过湿法混合,陈化,经7-28天自然养护得到陶砂陶粒的 产品。大连理工大学的王晴等人对碱渣粉煤灰高强型陶粒的研制,通 过正交试验,以工业废渣(粉煤灰和碱渣)为主要原料研制高强轻质 陶粒。其选取的配比分别是碱渣∶粉煤灰(%)=10/90;20/80;30/70; 40/60;50/50;60/40;70/30;80/20;90/10,并掺入水玻璃为10%, 成型工艺中采取强制搅拌,手工成球,并在低温1140-1160℃焙烧, 然后退火制备出了高强低密度的陶粒。(王晴,王立久,艾红梅.碱渣粉 煤灰高强型陶粒的研制[J].混凝土,2000,(6):27-29)。但上述的 研究均没有考虑利用碱渣为原料制备的陶粒中可溶性氯组分对该陶 粒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影响,因为碱渣中存在大量的氯化物。利用碱渣 所制备的上述陶粒中的氯化物在这些陶粒使用于混凝土中时可能放 出氯离子,从而对混凝土尤其是钢筋混凝土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陶粒应用于混凝土中放出氯离子,从 而对混凝土尤其是钢筋混凝土产生危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碱渣陶粒 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包裹结构,通过将含有碱渣的成 分包裹于闭孔结构的壳层之中,可很好抑制碱渣中氯离子的游出,改 善了以碱渣为原料的陶粒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碱渣陶粒,该陶粒呈复合包裹结构,包括多孔结 构的芯层(2)和闭孔结构的壳层(1),其粒径为5-15mm。多孔结构 的芯层由碱渣、玻璃粉、粉煤灰、锯末组成,其重量组成为:碱渣 60-80、粉煤灰10-30、玻璃粉10-20、锯末0-10;闭孔结构的壳层 由玻璃粉、粘土、锯末组成,其重量组成为:玻璃粉30-70、粘土30-70、 锯末0-10。以干料计,芯层质量百分比为70-90wt%,壳层质量百分 比为10-30wt%。
上述碱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芯层和壳层分别按上 述重量组成配比,通过搅拌机将各配比料混合均匀;先往芯层干料中 加入其重量30%的水在造球盘内进行造球,形成芯层圆球,然后将 所成的芯层圆球放入装有壳层干料为10-30wt%份的成球托盘中,启 动成球托盘摇晃,摇晃足够长时间,通过滚球方法使壳料包裹于芯层 上,形成包裹结构的陶粒生坯;其粒径为5-15mm;将陶粒生坯在温 度为105℃下烘干2-2.5小时;将干燥后的陶粒生坯首先进行预烧, 预烧温度为500℃保温15-25min,而后升温至1100-1250℃焙烧,保 温时间为10分钟,通过自然冷却,完成碱渣陶粒的烧制。
本发明的功能要点有二个方面,其一是多孔芯层处理大量的碱 渣,其二是利用闭孔壳层包裹芯层,阻止氯离子的游离。本发明引入 闭孔壳层,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层,使芯层的碱渣陶粒完成 与外界相隔离。壳层的玻璃相含量高,形成的闭孔结构使得外界水分 子进不去,而内部的氯离子不易浸出。从而具有大量处理碱渣并抑制 其氯离子溶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包裹结构陶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层闭孔结构,2、 芯层多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