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机监测方法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7239.X | 申请日: | 200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6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毓锋;汤娟娟;张朝飞;张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H04W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 地址: | 510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机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移动通信中出现了孖卡这一异常通信现象,即同一手机号码存在多张客户识别模块(SIM)卡同时或交错在网络中登记并使用(并机)的情况。非法用户使用的孖卡对于合法用户的正常通信功能会造成严重影响,并造成合法用户的话费损失。
目前,对于并机的处理只能依靠对单个用户投诉号码的话单进行人工分析及判断。现有的人工分析判定方法,无法主动监测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并机,同时,进行疑似并机的追踪受限于人工的操作效率,无法进行大范围网络之内大量用户的长期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并机监测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对并机的主动监测,并提高监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并机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的位置区更新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区更新信息,获取所述终端从第一位置区更新到第二位置区的时间间隔;
获取所述第一、二位置区之间的时长阈值;
当所述时间间隔小于所述时长阈值时,判定所述终端被并机。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终端的位置区更新信息包括:
采集网元之间的信令消息,根据采集到的所述信令消息获取终端的位置区更新信息。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所述采集网元之间的信令消息为:
采集主用HLR与备用HLR之间的同步信令消息,或者,
采集HLR与LSTP之间的信令消息,或者,
采集LSTP与HSTP之间的信令消息。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所述位置区更新信息包括HLR号码、IMSI、VLR号码和登记时间;
所述第一、二位置区分别对应位置区更新前后的VLR号码,所述时间间隔为位置区更新前后的VLR号码所对应的登记时间的差值。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二位置区之间的时长阈值包括:
获取位置区更新前后的VLR号码所属的城市;
根据城市内合理时长数据库或者城市之间合理时长数据库得到所述时长阈值。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所述城市之间合理时长数据库包括:国内城市之间合理时长数据库和国际城市之间合理时长数据库。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还包括:若获取不到VLR号码所属的城市,则将所述时长阈值设置为默认值。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在判断所述时间间隔是否低于所述时长阈值之前还包括:
判断位置区更新前后的VLR是否为相邻VLR,若是,则直接结束。
上述的并机监测方法,其中,在判定所述终端被并机之后还包括:
根据IMSI与MSISDN的对应关系,输出所述终端的MSISDN。
一种并机监测装置,包括:
位置区更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的位置区更新信息;
时间间隔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区更新信息,获取所述终端从第一位置区更新到第二位置区的时间间隔;
时长阈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二位置区之间的时长阈值;
并机判定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时间间隔是否小于所述时长阈值,若是,则判定所述终端被并机。
上述的并机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位置区更新信息获取模块近一步用于,采集网元之间的信令消息,根据采集到的所述信令消息获取终端的位置区更新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采集网元之间的信令消息,获取终端的登记位置区更新信息,并通过判断位置区更新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合理时长,来确定所述终端是否被非法并机,实现了对并机的主动监测,并提高了监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并机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并机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并机监测系统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国内漫游非法并机甄别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国际漫游非法并机甄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并机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终端的位置区更新信息;
具体地,可以采集网元之间的信令消息,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信令消息获取终端的位置区更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72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