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33094.6 | 申请日: | 200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韦星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星野 |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u 替代 ni 合金 铸铁 中的 应用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适用于高强度合金铸铁的普遍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高强度、高耐磨合金铸铁中均需要添加Ni和Mo稀少昂贵的合金,才能达到其使用性能的要求。
Mo在灰铸铁中阻碍石墨化,起到细化石墨和珠光体。Mo溶解在铁素体中可以强化铁素体,提高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显微硬度。
Ni在铸铁中有微弱的石墨化作用,它的能力大约为Si的1/5~1/3。铸铁中含Ni量过高,会抵消一些元素阻碍石墨化的作用,使铸铁中不产生自由渗碳体,没有白口倾向;铸铁中添加少量的Ni,会形成微细的珠光体,增强铸铁性能。
Ni和Mo在铸铁中具有优越的性能,能显著优化金相组织,提高铸铁的机械强度、增强其耐磨性,延长铸件的使用寿命。但是Ni和Mo属于珍贵有限资源,而且价格十分昂贵,产品的制造成本太高,故生产制造商在铸铁中添加Ni和Mo合金元素使用的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利用本发明的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制造的合金铸件,提高机械性能和改善金相组织,增强耐磨性,延长铸件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铸铁中添加1.5%左右的Cu,其效果促进铸铁生成珠光体,其能力比Ni大十倍,增加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并使弹性模量上升。且Cu的价格是Ni的价格1/10,节约成本可观。
该铸铁由以下组份重量百分比组成:C2.8%~.20%,Si1.94%~2.30%,Mn0.40%~0.60%,S0.02%~0.05%,P0.02%~0.05%,Cr0.10%~0.20%,Cu1.40%~1.6%,Fe92%~95.8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制造的合金铸件,机械性能由于Ni合金铸铁,Cu的合金元素的成本仅为Ni合金成本的十分之一,显著地节约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铸铁中添加1.5%左右的Cu,其效果促进铸铁生成珠光体,其能力比Ni大十倍,增加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并使弹性模量上升。且Cu的价格是Ni的价格1/10,节约成本可观。
该铸铁由以下组份重量百分比组成:C2.8%~3.20%,Si1.94%~2.30%,Mn0.40%~0.60%,S0.02%~0.05%,P0.02%~0.05%,Cr0.10%~0.20%,Cu1.40%~1.6%,Fe92%~93.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制造的合金铸件,机械性能由于Ni合金铸铁,Cu的合金元素的成本仅为Ni合金成本的十分之一,显著地节约生产成本。
实施例1:该铸铁由以下组份重量百分比组成:C2.8%,Si1.94%,Mn0.40%,S0.02%,P0.02%,Cr0.10%,Cu1.40%,Fe93.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制造的合金铸件,机械性能由于Ni合金铸铁,Cu的合金元素的成本仅为Ni合金成本的十分之一,显著地节约生产成本。
实施例2:该铸铁由以下组份重量百分比组成:C3.20%,Si2.30%,Mn0.60%,S0.05%,P0.05%,Cr0.20%,Cu1.6%,Fe9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制造的合金铸件,机械性能由于Ni合金铸铁,Cu的合金元素的成本仅为Ni合金成本的十分之一,显著地节约生产成本。
实施例3:该铸铁由以下组份重量百分比组成:C3.0%,Si2.12%,Mn0.50%,S0.035%,P0.035%,Cr0.15%,Cu1.5%,Fe92.6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Cu替代Ni在合金铸铁中的应用技术制造的合金铸件,机械性能由于Ni合金铸铁,Cu的合金元素的成本仅为Ni合金成本的十分之一,显著地节约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星野,未经韦星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30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端包覆银的金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新型中锡铝合金轴瓦材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