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农业害虫的木香提取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32940.2 申请日: 2009-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1785484A 公开(公告)日: 2010-07-28
发明(设计)人: 方继朝;李秀梅;王利华;刘宝生;郭慧芳;张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N65/12 分类号: A01N65/12;A01P7/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14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治 农业 害虫 木香 提取物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开发领域,利用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提取物作为新型杀虫剂防治稻飞虱等多种农业害虫。

二、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 Fallén)等,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毁灭性的为害特点,不仅直接吸食为害植株,灰飞虱还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自1982年以来,稻飞虱在我国有8次大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在应急防控措施中,化学防治一直占据主要位置,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使生态环境失衡,而且使许多害虫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致使害虫再猖獗问题严重。如上世纪90年代吡虫啉还是公认的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高效杀虫剂,但是十年后的今天,吡虫啉在我国大多数稻区对稻飞虱的防效均较差,已不推荐使用。随着人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等问题的重视,对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已经提上日程。植物源农药较化学农药,具有源于自然、易降解、在环境中不浓缩富集、无污染等优点备受人们关注。该类生物农药的有效成分多,是天然的混配复合物,对害虫的作用方式多样,因而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非靶标生物亦比较安全。

目前,世界各国已对3000多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其中不乏传统中草药,主要包括楝科(Meliaceae)植物印楝、川楝,菊科(Compositae)植物除虫菊,豆科(Leguminosae)植物鱼藤、苦豆子等,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黄杜鹃,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雷公藤、苦皮藤,唇形科(Labiatae)植物,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瑞香狼毒等。国内外报道中草药提取物对害虫或螨具有生物活性的,有印楝、川楝、苦楝、除虫菊、鱼藤、雷公藤、苦皮藤、百部、毒藜、大黄、藜芦、苦参、银杏等,其中印楝、川楝、苦楝、除虫菊、鱼藤、雷公藤、苦皮藤等植物提取液已商业化生产,用于仓储、蔬菜及大田作物害虫防治。在药物发展的早期阶段,利用天然产物防治作物病虫草害几乎是唯一选择。从天然物质中开发药物和农药已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例如,三大植物性杀虫剂(除虫菊、鱼藤和烟草)已经被使用了数百年,但由于早期天然产物的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随着提取及分离分析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一系列先进的结构鉴定手段的广泛采用,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时至今日,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分离、鉴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仍然是获得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手段。各种分离手段如层析法(薄层层析、气象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等),电泳、凝胶过滤等方法的采用和包括物质结构的四大谱(红外光谱、紫外扫描仪、核磁共振、质谱)的仪器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绝对构型和构象,使分离鉴定天然产物的研究工作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微量复杂结构成分也因使用先进的鉴定手段而得以成为有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已有的系列室内生物活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以及用药后试虫行为变化及中毒症状等方面的观察,发现植物源杀虫剂对害虫的作用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胃毒、触杀、拒食、忌避、忌产卵、引诱、熏杀、麻醉、抑制生长发育等。

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医学上主要用于行气止痛,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理气疏肝,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治疗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而用于对农业害虫的触杀活性的研究和应用还未见报道。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旨在发现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蚜虫等农业害虫,为生产上提供杀虫速度快、环保、成本低的植物源农药。

2、技术方案

(1)植物源杀虫活性提取物的筛选: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水、乙醇和石油醚)分别浸提多种中草药,首先以褐飞虱为测定对象,筛选出具有明显杀虫活性的高效植物源提取物。

(2)对筛选出来的具有明显杀虫活性的新型植物源提取物进行杀虫谱分析:对筛选出来的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新型植物提取物(木香提取物),分别采用饲毒法和喷雾法,进一步测定其对不同类别害虫如甜菜夜蛾(鳞翅目)、褐飞虱(半翅目)、灰飞虱(半翅目)等的杀虫活性,以确定其杀虫谱。

(3)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分析:进一步采取液-液萃取法,明确木香提取物中主要杀虫活性成分的溶解特性、极性等。

3、有益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32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