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曼尼希碱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27269.2 | 申请日: | 2009-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7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李强;邓德华;王晓瑾;王志勇;王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B43/04 | 分类号: | C07B43/04;C07C221/00;C07C225/16;C07C225/18;C07C215/50;C07C2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5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曼尼希碱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曼尼希碱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以醛,胺,酮或 者萘酚为原料,三组分一锅制备曼尼希碱的方法,属于化学领域。
二.背景技术:
曼尼希碱(英文:Mannich base)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 化合物,广泛的应用于药物,农药,染料,涂料,炸药,缓蚀剂,油 品添加剂等领域,还是很多有机合成及天然产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含氮原子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和应用体现了曼尼希碱的重要性。
曼尼希碱及其衍生物制备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两种路线:一是 把醛与胺先制成亚胺,再与酮或者由酮制备的硅烯醇醚反应的两组份 合成,该方法操作步骤多,繁琐,并且要求苛刻的无水条件;另一种 方法是醛,胺和酮的三组分一锅煮合成,该方法条件温和,步骤少, 易于操作,因此是重点研究的曼尼希碱的方法。
三组分醛,胺,酮来合成曼尼希碱的方法报道的有很多种,但大 部分方法都使用有机溶剂乙醇,二氯乙烷等作反应介质,这些方法存 在成本高,溶剂有毒,增加操作危险性等不足。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提供一种在水中液体 超强酸催化的三组分醛、胺、酮或者萘酚一锅煮来合成曼尼希碱的低 成本、环境友好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曼尼希碱的制备方法,将醛、胺、酮或者萘酚三 组分一起放入反应装置里,其物质的量比例为1∶1∶1-3,其特征 在于:用水作溶剂,用液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醛的1mol% -30mol%.常压室温下一锅反应,经重结晶,干燥,得产物曼尼希碱。 所述液体超强酸催化剂为三氟乙酸,三氟甲磺酸,氟磺酸,氟硫酸。 所述醛为苯甲醛及其衍生物。所述胺为脂肪二级胺、环状二级胺、苯 胺及其衍生物。所述酮为开链脂肪酮、环状脂肪酮、苯乙酮及其衍生 物。所述萘酚为β-萘酚及其衍生物。
本发明以水作溶剂,成本低,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易于操作, 条件温和,易于实现。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曼尼希碱的制备方法,所述的产物曼尼希碱结构式 如下式1、式2、式3、式4所示,
式1中R1=H,CH3,NH2,NO2,CH3O,Cl
式1中R2=H,CH3,NH2,NO2,CH3O,Cl
式1中R3=H,CH3,NH2,NO2,CH3O,Cl
式2中R1=H,CH3,NH2,NO2,CH3O,Cl
式2中R2=H,CH3,NH2,NO2,CH3O,Cl
式3中R1=H,CH3,NH2,NO2,CH3O,Cl
式3中R2=H,CH3,NH2,NO2,CH3O,Cl
式3中R3=H,CH3,CH3CH2CH3CH2CH2
式3中R4=H,CH3,CH3CH2CH3CH2CH2
式4中R1=H,CH3,NH2,NO2,CH3O,Cl
式4中R2=H,CH3,NH2,NO2,CH3O,Cl
式4中R3=H,CH3,NO2,Cl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提供曼尼希碱的制备方法的实 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仅是对该方法的阐述,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06g(10mmol)苯甲醛, 1.07g(10mmol)对甲基苯胺和1.2g(10mmol)苯乙酮,加入3mL水作 溶剂,加入0.15g(1mmol)三氟甲磺酸作催化剂,磁力搅拌器强烈搅 拌16小时,分离粗产物,用乙醇重结晶,室温干燥,得曼尼希碱3.1g, 产率98%。
实施例2:在50mL单口烧瓶中加入,1.06g(10mmol)苯甲醛, 0.93g(10mmol)苯胺和0.98g(10mmol)环己酮,加入3mL水作溶剂, 加入0.015g(0.1mmol)三氟甲磺酸作催化剂,磁力搅拌器强烈搅拌1 小时,分离粗产物,用乙醇重结晶,室温干燥,得曼尼希碱2.57g, 产率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师范学院,未经安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