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装定位器自动设计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20617.3 | 申请日: | 200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杜宝瑞;郑国磊;邱益;曹巍;初宏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窦久鹏 |
| 地址: | 11085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复杂 构件 数控 加工 工装 定位器 自动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装定位器的一种自动设计方法,用于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装CAD系统设计与开发,属于飞机制造工装智能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飞机制造领域,定位器用于保证所定位的工件处于正确、可靠的位置以及各部件的互换和对接接头的协调等。随着我国飞机制造业水平的大幅提升,整体壁板和隔框等复杂构件在现代飞机结构中的应用,使飞机数控加工工装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定位器因其定位准确、节省空间、方便美观等优点,在设计和生产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已成为飞机制造工装中主要的定位元件,因而其设计将成为影响工装的研制效率和周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工装CAD系统中,定位器的一般设计过程包括数据准备、零件造型和装配建模等三个阶段。由于定位器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等原因,整个设计过程繁琐,而且在数据准备中存在人为的计算失误,导致最终的设计结果出现结构尺寸不协调、定位器与产品或者工艺接头间的定位关系不准确等问题。实现定位器的自动设计,可以进一步简化工装设计过程并提高工装设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专业三维CAD系统或是能够移植并嵌入通用三维CAD系统的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装定位器自动设计方法,从而实现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装定位器自动化智能化快速设计,进一步简化工装设计过程,提高工装设计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飞机复杂构件数控加工工装定位器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定位器自动设计分为工作件自动设计、标准定位器自动选取和定位器参数自动建模三部分;
所述的工作件自动设计包括头部设计、基体设计和工作件组装等,其中:头部设计:包括确定头部的形状类型及计算头部的坐标系和形状参数;基体设计:包括确定基体的形状及计算基体的坐标系和形状参数;工作件组装:包括计算工作件的坐标系、装配头部和基体以及建立工作件的参数模型;所述的标准定位器自动选取:确定标准件的类型和规格;
所述的定位器参数自动建模:包括计算定位器的坐标系,按照工作件与标准定位器之间的装配关系,生成完整的定位器参数模型。
所述的定位器结构模型为:
<定位器>::=(<坐标系>,<标准定位器>,<工作件>)
<标准定位器>::=(<坐标系>,<航标>,<规格>,<主尺寸>{,<主尺
寸>})
<工作件>::=(<坐标系>,<基>,<头>)
<基>::=(<局部坐标系>,<基类型>,<长度>,<宽度/直径>,<厚度
>,<孔径>,
<孔深度>,<导孔径>,<导孔深度>,<导孔距>)
<基类型>::=<柱>|<块>
<头>::=(<坐标系>,<耳>{,<耳>})
<耳类型>::=<柱形耳>|<弧形耳>|<方形耳>|<扇形耳>。
所述的头部设计分为头选型、耳参数计算和耳选型三种过程;通过头型推理依据来确定头的类型;通过耳参数计算来确定耳形状的定义参数,并根据参数的取值,来判断耳的形状类型;通过耳选型来确定耳的类型为柱形、弧形、方形或者扇形;所述的基设计:包括基选型及其参数计算,来确定基的类型是柱形还是块形,通过基与耳、标准定位器以及产品接头间的直接和间接几何关联,来计算基的具体参数。
所述的标准定位器自动选取流程如下:
(1)计算标准定位器的可定位域:
计算过程为:
①根据产品接头位置和方向,确定定位器工作面;
②应用工作面计算支撑元件的截面和截面尺寸;
③根据支撑元件截面尺寸,计算各类型中所有规格定位器的单域;
④根据支撑元件截面位置及可定位域定义系的设定,计算可定位域定义系在工装设计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坐标轴方向。
(2)计算产品接头位置:
计算过程为:
①根据复杂构件设计坐标系在工装设计空间内方位,计算产品接头在工装设计坐标系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盖卡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整流器正极导电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