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病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20546.7 | 申请日: | 2009-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兰;肖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恒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00 | 分类号: | C12N1/00;C12N1/20;C12N1/18;C05F15/00;C12R1/11;C12R1/125;C12R1/085;C12R1/10;C12R1/38;C12R1/865;C12R1/25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 地址: | 115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病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有机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促进农作物生 长及抑制病害的抗病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含此菌剂的生物有机肥。
背景技术
中国微生物肥料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的土壤微生 物学家张宪武教授在1937年发表了第一篇《大豆根瘤菌研究与应用》的 文章,50年代初,张宪武教授又带领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的科研 人员,在东北地区150万hm2的土地上推广大豆根瘤菌接种剂的技术,使 得农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60年代推广使用放线菌制成的“5406”抗 生菌肥料和固氮蓝绿藻肥。70~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VA菌根,以改善 植物磷素营养条件和提高水分利用率。80年代中期~90年代,农业生产 中又相继应用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作为拌种剂。在总结中国微生物肥 料几十年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历史经验后,微生物肥料研制单位相继推 出联合固氮菌肥、硅酸盐菌剂、光合细菌菌剂、PGPR制剂和有机物料(秸 秆)腐熟剂等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品种。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出现 了基因工程菌肥、作基肥和追肥用的有机无机复合菌肥、生物有机肥、 非草炭载体高密度的菌粉型微生物接种剂肥料以及其它多种功能类型和 名称的微生物肥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不断扩大,微生物肥料已 形成由豆科作物接种剂向非豆科作物肥料转化;由单一接种剂向复合生 物肥转化;由单一菌种向复合菌种转化;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由 用无芽胞菌种生产向有芽胞菌种生产转化等趋势。根据我国生产“绿色 食品”的要求,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势在必行,微生物肥有活化土壤 养分,促进根系吸收水分、刺激植物生长,有些还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 存活,表现出减轻一些病(虫)害的作用。因此,研究具有抗病功能的 微生物肥料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促进农作物生长 及抑制病害的抗病复合微生物菌剂及用此菌剂生产的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中,由如下七种菌组成: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地衣芽孢 杆菌(licheniformis)、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ce)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cillus plantarum)。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病复合微 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按载体的重量份配比组成如下:
含巨大芽孢杆菌载体 0.8~1.2份、
含枯草芽孢杆菌载体 1.0~2.0份、
含蜡状芽孢杆菌载体 0.2~0.6份、
含地衣芽孢杆菌载体 0.2~0.6份、
含假单孢杆菌载体 0.1~0.5份、
含酿酒酵母菌株载体 0.2~0.6份、
含植物乳酸杆菌载体 0.1~0.5份、
载体组成为,麸皮和米糠按重量比为1∶1~1∶2。
上述抗病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如下:
1)载体制备:
将麸皮和米糠按重量比1∶1~1∶2混合均匀,作为吸附载体;
2)含微生物菌株的载体制备:
①含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载体:按微生物领域常规操 作进行活化,经一级放大,二级放大和摇床放大,当有效活菌数为2.5~ 5亿/ml个数时,进行载体吸附,至载体上有效活菌数超过2.5亿/克, 具备混合条件;
采用的培养基为:在常规PDA培养基中添加PGY蛋白胨0.5克,牛 肉膏0.5克,酵母膏0.5克,吐温80 0.5克,调节PH6.8~7.0;
②含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载体:培养基和步骤同①,当有效 活菌数为2.5~5亿/ml个数时,进行载体吸附,至载体上有效活菌数超 过3亿/克,具备混合条件;
③含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载体:培养基和步骤同①,当有效 活菌数为2.5~5亿/ml个数时,进行载体吸附,至载体上有效活菌数超 过3亿/克,具备混合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恒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营口恒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子晶体三端口环行器
- 下一篇:长大明挖隧道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