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混合秸秆生产的小麦专用土壤扩蓄增容肥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8604.2 | 申请日: | 2009-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杜璇;杜健;冯浩;吴普特;董勤各;王炳荣;姚广平;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混合 秸秆 生产 小麦 专用 土壤 增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扩蓄增容小麦专用肥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 混合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土壤扩蓄增容小麦专用肥,为综合利用废弃秸杆 资源,变废为宝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背景技术
1.我国作物秸秆现状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我国粮食的播种面积约为 1.13亿hm2,粮食总产量4.9亿t,玉米、小麦等谷物秸秆总产量为5亿t, 加上其他作物的秸秆,每年生产秸秆6亿t以上。虽然2.5亿t用于造肥还 田;0.48亿t用于工业原料;1.8亿t用于农民生活燃料,但尚有1.2亿t 秸秆剩余,这约占总量的20%秸秆在农民的屋前屋后堆放,成为生活垃圾 或白白烧掉。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 品,焚烧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在焚烧的同时,向空气中放出 大量的二氧化硫、苯丙吡等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危害了人的身体健康,同 时影响交通航运、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大量剩余秸秆 的处理成为农业生产中凸显的问题,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舆论关切的 热点和难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国内对秸秆的开发利用有了很大的发 展,其产品涉及农田肥料、动物饲料、民用生活、建筑材料、工业发电、化 工产品、纺织产品等。可见,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 为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在这些方面,日本、美国、德国等 工业发达国家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但利用其改善农 业土壤保水保肥性报道不多。
2.国外混合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目前,国外关于利用玉米、小麦、棉花的混合秸杆生产小麦专用土壤扩 蓄增容肥,变废为宝的多功能综合利用技术,申请人还未见报道。
3.国内混合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近些年,农作物秸秆产量随着粮食等主产品单位产量的不断提高而迅速 增加,依据保守性原则,申请人将采用所测草谷比数据对全国秸秆理论资源 量进行估算。2006年,全国小麦、玉米、稻谷、油菜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 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4.33亿吨。其中,小麦秸秆为7600万吨,玉米秸秆为 1.82亿吨,稻草为1.25亿吨,油菜秸秆为1300万吨,棉秆为3700万吨。 如何处理这些再利用后的过剩混合秸秆已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现在 对混合秸秆的综合利用有以下几方面:
(1)秸秆作燃料:秸秆作燃料仍然以直接燃烧为主,不卫生,能源利 用率仅为13%。近几年出现了秸秆气化技术,通过对秸秆不完全燃烧或干馏, 获得可燃气作燃料。也有的将秸秆通过生物发酵产生沼气作燃料。这些生物 质能转化技术可提高能源利用2倍一4倍。以沼气、生物质能为重点的农村 可再生能源建设,缓解了农村地区能源供应短缺的情况,改变了农村传统的 生火做饭的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位能源的需求,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适应了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求,同时可消耗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 实现秸秆处理规模化的方式,但目前应用很少。
(2)秸秆做饲料:秸秆中含有较高的粗纤维限制了瘤胃中微生物和消 化酶对细胞壁内溶物的消化作用,致使秸秆适口性和营养性差,无法被动物 高效地吸收利用。因此,开发和利用秸秆饲料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营养 价值势在必行。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饲喂畜禽,促进畜牧发展 可增值增收,并使秸秆过腹还田。我国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的空间、 潜力还很大。目前从技术上讲,秸秆青贮、氨化及微贮技术比较成熟,需 研究的是进一步优化饲料配制和秸秆饲用率高的农作物品种选育。
(3)秸秆作肥料: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的方法有以下3种:
①秸秆堆沤还田(也称高温堆肥):其特点是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 劳动强度高、产出量少、成本低廉。目前农村采用量逐步减少。
②机械化秸秆还田:混合秸秆和混合秸秆经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是近年 来农业及农机推广部门为解决剩余秸秆的利用问题而大力推广的项目,其特 点是作业机械化程度高、秸秆处理时间短。但是由于农民认识不到位,以及 秸秆还田机具拥有量相对较少,实施面积与可实施面积相距很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8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1,1-三氟-2-氯乙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夹心层缓释节育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