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G-CSF融合蛋白突变体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99337.9 申请日: 2009-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1824091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温晓芳;吴亦亮;王叶飞;杨志愉;范敏;王玉姣;方晓春;陆游 申请(专利权)人: 泰州贝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12N15/62;C12N15/63;C12N1/19;C12N5/10;C12P21/02;A61K38/19;A61K47/48;A61P7/00;C12R1/84;C12R1/865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代理人: 许亦琳;余明伟
地址: 2253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sf 融合 蛋白 突变体 及其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具有加速粒细胞恢复功能的融合蛋白,制备这种融合蛋白的方法, 含有这种融合蛋白的药物制剂以及在医药领域,尤其是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白细胞减 少症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来源于单核细胞和纤维组织母细胞的长链多肽 糖蛋白,可诱导造血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促进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增加;另外还能刺 激成熟中性粒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出并激活中性粒细胞的功能。G-CSF的空间主要结构为螺 旋,174个残基中的103个形成了4个α螺旋(Hill CP等,Proc Natl Acad Sci USA, 90:5167-5171,1993),如图1所示。自1991年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CSF) 已经广泛用于治疗癌症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可以显著改善化疗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症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目前,已经有多种商业化rG-CSF制剂在销售,如非格司亭 (filgrastim)(商品名为和),雷诺司亭(lenograstim)(商品名为 和),那曲司亭(nartograstim)(商品名为)。其中, filgrastim和nartograstim都是重组大肠杆菌细胞产生的非糖基化的rG-CSF,而 lenograstim是CHO细胞表达的带糖基化的rG-CSF。

但是,天然或重组的G-CSF由于分子量较小,极易被肾小球过滤,在人体内的循环半衰 期很短,只有2-4小时,每个化疗周期需要每天注射1-2次,持续注射5-7天(Welte K等, Proc Nat Acad Sci USA,82:1526-1530,1985;Frampton JE等,Drugs,48:731-760, 1994)。延长G-CSF制剂体内半衰期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增加G-CSF蛋白质的体内半衰期的 一个途径是减少蛋白质的体内清除,包括通过肾脏的清除、蛋白酶降解和受体介导的清除。 可以通过将G-CSF蛋白与能增加表观分子量的某些组分耦联,从而降低肾脏的清除速率。 同时,将蛋白与这些组分连接可以有效地阻止蛋白酶与蛋白的接触,从而降低被蛋白酶的 降解速率。血清中存在的一些长半衰期的蛋白,如白蛋白和IgG,存在一种FcRn介导的内 吞保护作用。其基本原理是:IgG的Fc部分和白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可以与细胞表面相 应的FcRn受体结合,结合后被内吞,在吞噬小泡中因为pH下降,其结合复合物解离,IgG 和白蛋白重新从细胞中被释放,正是因为存在FcRn介导的循环作用保护了IgG和白蛋白不 被降解和代谢(Junghans RP,Immunol Res.,16:29-57,1997;Chaudhury C等,J Exp Med.,197:315-322,2003;Chaudhury C等,Biochemistry.,45:4983-4990,2006)。 因此G-CSF与HSA或者IgG的Fc片段融合具有更长半衰期。通过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 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G-CSF,商品名)(Harris JM,Clin Pharmacokinet, 40:539-551,2001),可使G-CSF半衰期获得了延长。通过白蛋白融合技术,即通过基因 工程方法将人白蛋白与G-CSF融合表达获得的rHSA/G-CSF,也能提高G-CSF在体内的半衰期 (Wendy Halpern等,Pharm Res,19:1720-1729,2002);同样的,通过与抗体Fc片段融 合,也可以显著改善G-CSF在体内的半衰期(Cox George N等:Experimental Hematology, 32:441-449,2004)。

但是,现有的长半衰期G-CSF在临床应用还是存在很多缺陷。

首先,虽然用PEG修饰或者白蛋白融合等技术可以提高G-CSF的分子量而改善其半衰期, 但是,由于G-CSF受体介导(receptor mediated clear,RMC)的清除路径的存在,如下 文更加详细的描述,这种改善也是有限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贝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州贝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