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结构金属连线缺陷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8787.6 | 申请日: | 2009-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龚斌;郭强;章鸣;秦天;郭志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66 | 分类号: | H01L21/66;H01L21/7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结构 金属 连线 缺陷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连线中缺陷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弯曲结构金属连线缺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制造晶圆的过程中,晶圆内金属连线的孔洞或杂质颗粒缺陷是主要失效模式,对晶圆成品率有很大影响。因此,针对生产过程中缺陷的监控设计了晶圆允收测试(WAT,wafer acceptance test)以及可靠性检测。
激光束诱发阻抗变化(OBIRCH,optical beam induced resistance change)是利用激光束的热效应使被照射处的温度变化进而引起阻值变化的原理进行失效定位分析的技术。在待测器件两个输入端外加电压,同时利用激光束照射待测器件上的各点,通过激光束的热效应使被照射的各点的温度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被照射的各点的阻值变化即热敏电阻效应,从而引起输出端的输出电流变化,并记录所述输出电流的变化趋势与激光束照射的各点的对应关系。当激光束照射到有缺陷的各点时,由于缺陷的材料特性不同于正常区域,激光束照射引起的电阻变化会不同于正常区域,此时待测器件输出端的输出电流变化趋势就会不同,从而定位缺陷的位置。OBIRCH技术可以检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也可以检测后续可靠性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如电迁移测试引起的金属连线中的空洞。
OBIRCH技术仅适合半导体器件的较大范围缺陷定位,其检测的空间分辨率受到光学成像系统的限制,只能达到微米级,无法满足小尺寸失效分析的需要,尤其在对尺寸狭窄的金属互连线进行缺陷检测时,由于激光光斑尺寸的限制以及受缺陷的材料与尺寸的影响,OBIRCH技术存在缺陷查找的灵敏度以及定位精度太低的问题。
除了激光束诱发阻抗变化外,还有带电粒子束探测金属连线缺陷法,结合图1~图3说明该方法的原理:
步骤1、把金属连线的两端接到一个相同的电位V0上,并在两端分别接电流表;
本步骤中,当两端接地时,作为特例,相同电位V0=0伏;
步骤2、带电粒子束沿金属连线检测,测量和记录检测点70的位置和对应的电流I1和I2,作出电流变化曲线,并分析确定缺陷位置;
本步骤中,带电粒子束检测方向是沿金属连线并从左端开始到右端结束,如图1所示,包括金属连线10,金属连线10中的缺陷20,金属连线10一端串联电流表a30,金属连线10另一端串联电流表b40,金属连线10两端的共同接地端50,带电粒子束60,带电粒子束检测点70;
本步骤中,恒定束流带电粒子束60将带电电子束或带电离子束照射到金属连线10的表面,带电电子束或带电离子束产生的恒定电流将会分别流向金属连线10接地的左右两端,并定义流向左端的电流为I1,流向左端的电流为I2,带电粒子束检测点70在金属连线10上的位置由x表示;
其中,带电电子束可以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提供,带电离子束可由聚焦带电离子束(FIB,Focused ion beam)提供;
图2为带电粒子束在金属连线上检测时的等效电路图,包括并联电阻R1和电阻R2,与电阻R1串联的电流表30,与电阻R2串联的电流表40,并联电阻R1和R2共同的接地端50,并联电路的总电流I,流过R1的电流I1和流过R2的电流I2,其中电阻R1是检测点70向左到接地端的电阻,电阻R2是检测点70向右到接地端的电阻,并联电路总电流I就是带电粒子束总电流;
本步骤中,I1可用电流表30测量,I2可用电流表40测量,电流变化曲线具体是指:一条以x为横坐标,对应的(I2-I1)为纵坐标的曲线a1,另一条以x为横坐标,对应的为纵坐标的直线b1,如图3所示,包括曲线a1,直线b1;
对电流变化曲线a1和直线b1的分析如下:
首先定义金属连线10的x处的线电阻率:
ρl(x)=ρ(x)/S (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8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电气装置
- 下一篇:中频炉冷却系统防冻控制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