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及所得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4726.2 | 申请日: | 200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2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烨;邓波;虞鸣;于洋;李林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6M14/26 | 分类号: | D06M14/26;D06M14/32;D06M14/28;D06M13/2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朱水平 |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织造 亲水性 改性 方法 所得 产品 | ||
1.一种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将织物或非织造布浸渍在含有水溶性交联剂和过硫酸盐的水溶液中,紫外光辐照,取出即得;其中,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为含C-H键的合成纤维织物或非织造布,或含C-H键的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配的织物或非织造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C-H键的合成纤维为下述高分子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砜、聚醚砜、聚醚醚酮、聚醚酮、聚丙烯腈、涤纶、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碳酸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C-H键的合成纤维的重均分子量为20万~100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硫酸盐中的盐为钾盐、钠盐或铵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硫酸盐为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和过硫酸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硫酸盐的浓度为水溶液重量的1%~8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硫酸盐的浓度为水溶液重量的15%~5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DE、三羟甲基丙烷三-(3-乙烯亚氨基)-丙酸酯室温交联剂、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多乙烯多胺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硫酸盐与水溶性交联剂的重量比为50∶1~5000∶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溶性交联剂的浓度为水溶液重量的0.002%~3%。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渍的时间为使含有水溶性交联剂和过硫酸盐的水溶液在织物或非织造布表面达到饱和吸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光辐照的紫外光波长为300nm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光辐照的辐射光源的功率为10W-3000W。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光辐照的时间为10秒~30分钟。
15.用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或非织造布的亲水性改性方法制得的改性的织物或非织造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7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