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维立体投影显示的带通色轮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94700.8 | 申请日: | 200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薇;寇懿;程文;周军明;张权;洪一农;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3B3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张江高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维立体 投影 显示 带通色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立体投影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三维立体投影显示的带通色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投入商业运行的主流立体投影技术可以分为三类:主动立体显示系统、被动偏振立体显示系统和光谱分离立体显示系统。
主动立体用一台刷新率为120Hz左右的投影机交替输出左右眼画面,配合可以左右交替开关的LCD立体眼镜同步切换实现左、右眼图像的分离,立体效果很好。但是主动立体眼镜成本较高,而且立体眼镜的频繁开关闪烁会给眼睛带来不适,光线通过液晶立体眼镜片后亮度损失也很大。
被动偏振立体投影基于光的偏振态原理,用振动方向相互垂直(或圆偏振光方向相反)的两束偏振光把两幅图像投射到银幕上,再用透光方向垂直的两个偏振镜片观看,两只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像,从而得到立体画面。偏振立体投影除了对屏幕的偏振性要求很高,在投影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光损问题,要求屏幕的增益较高。此外,偏振立体投影采用的金属幕存在严重的太阳效应和金属眩光问题。
光谱分离立体显示利用安装在光源后或镜头前的多带通滤光片进行光谱分割,将左、右眼图像分离开,形成立体投影。这种技术可以使用普通银幕,配合专用眼镜,成本不高。但是,目前的光谱分离技术的光损失较大,而且对色彩分割平衡和准确性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立体区分度不一致。另一方面,光学性能良好的多带通滤光片的制作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三维立体投影显示的带通色轮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三维立体投影显示的带通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可绕中心转动的色轮,每个色轮上均镶嵌有至少一个R色带通滤光片、G色带通滤光片以及B色带通滤光片。
所述的两个色轮上均镶嵌有一个R色带通滤光片、一个G色带通滤光片以及一个B色带通滤光片。
所述的两个色轮上均镶嵌有两个R色带通滤光片、两个G色带通滤光片以及两个B色带通滤光片。
所述的两个色轮上的带通滤光片的带通波段为互补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a.由于每组两台投影机分别采用单带通滤光组合色轮,而不是以往的一片多带通滤波片,大大减小了滤波片的制造难度,降低了成本;
b.由于采用单带通滤光色轮,使带通波形的矩形度有所提高,增加了立体投影画面的亮度;
c.由于采用单带通滤光色轮,使各滤光带通波段的一致性、准确性有所提高,减小了立体投影画面的色彩偏差;
d.由于采用单带通滤光色轮,使各带通波段准确性有所提高,一组中左、右两个画面的重叠波段减少,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重影、鬼影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两个色轮输出光束序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两个色轮的带通波段互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施里包括两个可绕中心转动的色轮:色轮1、色轮2,每个色轮上均镶嵌有一个R色带通滤光片3、G色带通滤光片4以及5色带通滤光片12;两个色轮上的带通滤光片的带通波段为互补关系。三个带通滤光片的排列顺序可以为GRB。
每个色轮被分为三部分,分别镶嵌R、G、B带通滤光片,色轮可绕其中心转动。在使用时,色轮转动,使照射在其上的光束在不同时刻分别通过R、G、B的一个带通波段,对于一对带通色轮装置,分别生成R1、G1、B1循环序列和R2、G2、B2循环序列的带通光束,如图3所示。这两列带通波段是互补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这两列带通光束序列作为光源,可以进行三维立体投影显示。
实施例2
如图2,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可绕中心转动的色轮:色轮1、色轮2,每个色轮上均镶嵌有两个R色带通滤光片3、两个G色带通滤光片4以及两个B色带通滤光片5。六个带通滤光片的排列顺序可以为GRBGR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47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