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FFT的CDMA2000 1x EV-DO系统PN序列捕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93791.3 | 申请日: | 2009-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原;许鸿辉;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707 | 分类号: | H04B1/707;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fft cdma2000 ev do 系统 pn 序列 捕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频通信系统中PN序列的捕获方法,具体涉及用于CDMA2000 1x EV-DO(简 称EV-DO)系统的下行同步PN序列捕获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CDMA2000 1x是目前得到广泛商用的3G蜂窝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之一,但随着无线数据业 务需求的不断增长,CDMA2000 1x对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已不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 需求。为此,3GPP2提出了EV-DO(Evolution Data Optimized)技术,专门针对数据业务的 突发性、前/反向链路负载非对称性以及大信道容量的特点,以平滑演进的方式,提供更高的 数据传输能力。
相比CDMA2000 1x系统,EV-DO可提供更高的空中接口速率。前向链路采用了时分信道 调度、动态速率控制和高阶调制等技术,同时,反向链路使用了反向导频、功率控制和速率 控制等技术,使网络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各种无线数据业务。
EV-DO系统前向链路的时分信道结构如图1所示,基站发送的前向链路基带信号均经过 了伪随机噪声(PN)序列的加扰,不同的PN序列相位用于区别不同的基站。每个基站都要发 送专门的导频信道以便于该小区内的移动台进行同步,移动台必须第一时间捕获所在小区的 PN序列相位,并将本地PN序列与之同步(误差必须在几分之一码片的量级)才能准确解扰。
EV-DO的帧周期为26.667ms(32768个码片周期),码片速率为1.2288Mchip/s,分为 16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又分为2个半时隙(half-slot),时隙结构如图2所示。
I、Q两路的PN序列特征多项式分别为:
PI(x)=x15+x10+x8+x7+x6+x2+1
PQ(x)=x15+x12+x11+x10+x9+x5+x4+x3+1
对应的生成多项式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3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