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88087.9 | 申请日: | 2009-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汪洪涛;李京;胡宏良;魏英华;高英;张立新;卫珍;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F13/22 | 分类号: | C23F13/2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施工 口径 管道 腐蚀 控制 检测 馈电 装置 | ||
1.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用于借助其更方便的对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进行监测;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装置(113)本身为能够进行电连接的中介装置,其具体是以电连接方式连接在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上的实心棒状或者空心管状或者部分空心的结构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馈电装置(113)通过安装孔固定连接在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装置(113)暴露在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外部的部分表面包覆有层状的馈电装置防腐蚀保护外涂层(11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上安装的馈电装置(113)为多节式顺序安装的结构件,各相邻节段之间为能够实现电连接的固定连接形式。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装置(113)的各个节段之间为螺纹连接或/和焊接;各相邻节段之间为能够实现电连接的固定连接形式。
6.按照权利要求1~5其中之一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装置(113)外部以及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外部都使用防腐蚀涂层,所述馈电装置(113)外部的馈电装置防腐蚀保护外涂层(110)具体为熔融结合环氧高性能涂层;
为了保证应用于金属管道外壁的熔融结合环氧高性能长寿命管道涂层的连续性,管道外壁腐蚀防护处理要求具体说明如下:采用GB/T 18593-2001、SY/T 0315-2005标准进行测试,所述管道外壁补口涂层的关键防护性能指标要求达到如下指标:
涂层的抗水渗透性:在蒸馏水中60℃条件下浸泡30天,涂层增重率≤3%;
涂层的附着力:95℃条件下,浸泡30天,涂层的附着力达到1级;
涂层的粘结强度≥25Mpa;
涂层的阴极剥离要求:在-1.5V、65℃条件下,2天,剥离量≤3.5mm;
断面孔隙率:1~2级;
界面孔隙率:1~2级。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腐蚀控制检测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馈电装置(113)使用在管径0.60~5.50米的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上;
所述馈电装置(113)布置在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的正上方,其主体部分埋设在地下,上端部漏出地面;其芯部能够形成电连接的金属部分为外径尺寸50~200mm的管形件;
所述馈电装置(113)与所述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之间的具体固定连接形式为焊接或/和螺纹连接;馈电装置(113)直接通过其最末段与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固定连接,或者通过专门的安装座(112)与非开挖施工大口径管道(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80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锭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