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CM制备膜电极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4058.5 | 申请日: | 200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6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钊文科;朱帅飞;张玲;谈一波;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8/02 |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建群 |
| 地址: | 21420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cm 制备 电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对丝网印刷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CCM制备方法的改进,特别是对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200710025554.7的进一步改进。
背景技术
膜电极(MEA)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是发生电化学反应区域。目前膜电极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将催化剂通过喷涂、网印、刮涂等方式,施于憎水化处理的碳纸上,制备气体扩散电极(GDE),然后与质子交换膜(例如Nafion膜)热压组合;另一种为将催化剂通过喷涂、网印、刮涂涂等方式,施于质子交换膜上得到CCM,然后覆上气体扩散层,与扩散层组合。与GDE制备膜电极相比,CCM制备膜电极方法可以不进行热压,从而避免膜因热压而导致的损伤,且催化剂与质子交换膜接触密切,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对膜的润湿。
CCM方法制备膜电极,目前主要有直接法和转印法两种。转印法如中国专利CN1560949,CN1862855所述,先将催化剂浆料涂敷到转移介质表面,加热去掉溶剂后形成催化层,然后通过热压将催化层转移到质子交换膜上。该方法工艺比较复杂,制备成本较高,热压转印时催化层与膜的接触难以控制,膜和转移介质接触边缘受力不匀,容易导致膜的损伤;另外在转移过程中,由于转印不完全,使得部分催化剂粘在转移介质上,导致催化剂利用率下降。此外转移介质反复热压,易被破坏而不能重复使用,增加了制造成本。直接法如中国专利CN1477724所述,以低沸点、低粘度醇为分散剂,高沸点、高粘度醇为稳定剂制备催化剂浆料,然后直接涂覆在经过处理的质子交换膜上。直接法具有工艺简单,但催化剂浆料涂覆的质子交换膜,为十分薄的柔性膜,厚度极薄例如Nafion212、Nafion211厚度仅为50和25微米,很难平整固定,造成涂覆时膜的固定十分困难。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将膜平铺在平面基板上,然后采用人工刷涂方法,手工刷涂催化剂,效率十分低下。丝网印刷可以实现对浆料的涂敷,较人工涂载催化剂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丝网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辊需来回滚动,因此要求被涂膜必须牢靠固定。现有丝网印刷机,通常采用吸风固定被印物体,通过基板上众多吸风孔在吸风负压下使被印物体被吸牢在基台表面,为防止膜在印刷中受力移动,必须要有足够负压吸风。然而大的吸风易导致极薄的膜产生绉折出现不平整;此外,膜遇到水、乙醇等溶剂会发生溶涨,而配置催化剂浆料中通常含有醇类溶剂,在网印时会导致膜的溶胀变形。膜不平整,不仅导致在膜上涂载催化剂层的不均匀,一次合格率最高在80%左右,影响组装电堆性能,而且制备的膜电极重复性差,难以得到均匀一致的膜电极,导致组装电堆性能不均一。上述原因客观上难以采用丝网印涂敷催化剂。上述膜的平整固定,已经成为限制CCM方法高效制备膜电极的一大障碍,也是造成膜电极难以商业化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200710025554.7丝网印刷CCM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方法,提出采用微孔平板载体负压吸风固定。较直接采用丝网印刷机基台,虽然解决了大孔吸风膜绉折难以铺平的不足,但催化剂浆料中溶剂导致膜溶胀缺陷依然存在,未能得到克服,且微孔基板使得吸风所需风机功率较高,增加了涂载催化剂能耗。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可以高效率涂载催化剂,而且能确保膜平整稳固摊铺固定,心及避免在网印或喷涂催化剂时膜溶胀的CCM制备膜电极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在网印或喷涂催化层时,在制备膜的溶剂没有完全挥发,将其摊铺于恒温基板,并立即进行丝网印刷或喷涂,从而既能使膜能平整固定,又消除了膜的溶胀,使得在喷涂或网印催化剂时膜不会发生移动、收缩,保证了膜在涂载催化剂时的平整。具体说,本发明CCM制备膜电极的方法,包括在膜上涂载催化剂层,烘干脱除溶剂,其特征在于制膜时溶剂没有完全挥发就平铺于无变形平板热载体,喷涂或丝网印刷催化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4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耦合正态分布概率演示仪
- 下一篇:浓缩饮料胶囊的点阵码识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