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充气式高压喷雾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83050.7 | 申请日: | 200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华尚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尚兴 |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2/00;B05B15/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75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高压 喷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器械,尤其是一种预充气式高压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是一种常用的农用器械,其喷雾通常采用手动或电动方式实现,手动式劳动强度大;电动式所用电瓶需经常充电,喷雾作业常受到电瓶容量的制约,同时由于设置了电机和电瓶,既增加了喷雾器的自重,也提高了喷雾器的维修率,为此人们开发设计了预充气式喷雾器,其通过对喷雾器内胆预充气的方式达到自动喷雾的目的,操作较为方便,并且在内胆内药液用尽时能对内部的存留气体进行自锁保存,以便下次使用,但这种喷雾器两个内胆通常是通过各自的自锁装置分别进液的,两个内胆上由于分设有压力表和减压阀,因此它们之间是管路连通的,两个内胆内预充的气体可相互流动,实际使用中由于自锁装置在锁定密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容易产生两个内胆进液时的不平衡状况,而喷药液时,两个内胆中的药液喷出也有先有后,形成一个内胆与另一个内胆中药液余量不均等的状况,使喷雾器失衡,造成使用者背负不便,另外在多次使用后,容易出现一个内胆内剩余的药液多于另一个内胆的药液余量的现象,同样也会造成进液时的不平衡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预充气式高压喷雾器,其加液时两个内胆内的药液量可保持平衡,喷液时两个内胆内的药液可均衡地同时喷完,防止产生失衡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充气式高压喷雾器,包括外桶体、设在外桶体内的第一内胆、第二内胆、加液泵、进液管、压力表、减压阀、出液管以及与出液管管路连接的喷头,进液管分别与第一内胆、第二内胆的底部相通,在外桶体内还设有一个四通,所述的四通分别与加液泵、进液管、出液管以及压力表和减压阀管路连通,四通与加液泵底部连通处设有单向阀,进液管与第一内胆连通处设置有可同时控制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进液或出液的密封自锁装置,第二内胆底部管路连接有可排出多余液体或气体的水气排管。
具体说,所述的密封自锁装置包括导向套和与第一内胆底部固定连接的密封座,导向套内套装有浮球,浮球下部设有密封锥,密封座上设有与进液管连通的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旁侧设有与第二内胆管路连通的第二进液口,不进液时,密封锥的锥尖落入第一进液口内,密封锥的锥面与第一进液口内壁紧贴以起到密封效果。
进一步说,为使密封自锁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所述的密封锥的锥角为40°~80°。
更进一步地,为使浮球能随内胆内药液的涨落而在导向套内自由上下运动,所述的导向套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为保证单向阀关闭后密封良好,所述的单向阀的阀芯为采用橡胶制作的圆锥形结构,其锥角为40°~80°,且在大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
为方便控制喷雾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的喷头上设有截止阀以及可用于向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充气的进气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一套密封自锁装置同时控制两个内胆的进液和出液,确保了两个内胆加液时药液量的平衡,防止产生不均等的现象;同时由于将压力表和减压阀另立设置,两个内胆之间的气体不相连通,保证了两内胆内气体压力的平衡,因此喷液时,两内胆内的药液可基本同时喷完而不发生失衡状况,并可在内胆内药液用尽时对内部的存留气体进行有效的密封自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密封自锁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桶体 2-1.第一内胆2-2.第二内胆 3.加液泵 4.进液管5.压力表 6.减压阀 7.出液管 8.喷头 9.截止阀 10.四通 11.单向阀12.密封自锁装置 13.导向套 14.密封座 15.浮球 16.密封锥17.第一进液口 18.第二进液口 19.通气孔 20.水气排管 21.进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尚兴,未经华尚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3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砂双砂造型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