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高强渗水人行道砖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82036.5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宗;吕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3/00 | 分类号: | C04B33/00;C04B35/622;B09B3/00;E01C15/00;B28B3/00;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61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渗水 人行道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砖方法,尤其是利用河湖底泥和生活污泥为原料,改进 传统产品形状,烧结制成轻质、高强、高渗水性能人行道砖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人行道砖(俗称面包砖)是以水泥、石屑、粉煤灰为原料混合压制 而成,笨重、吸水性差,而且与垫层沙浆结合不牢固(容易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充足、净化 环境、使污染源减量化、能迅速吸收砖表面的积水、节约外部的焙烧能耗、 施工时与垫层砂浆结合更加牢固、不易松动、重量较轻人行道砖的制作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轻质高强渗水人行道砖制作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混合料配制:将污泥泥饼、炉渣及河湖干化底泥均折算成含水率为0% 后按重量份进行配制,配制时,每两重量份炉渣中加入泥饼的量为1~3重量 份,加入河湖干化底泥的量为5~7重量份,其中炉渣粒径小于或等于2mm, 混合后陈化1~2星期,测定混合料含水率达到8~16%,用于制作道砖坯料;
道砖模压:在模具底板上固定好凸棱,在模具型腔内加入混合料,使用 震压式道砖压制机对混合料进行压模,震压式道砖压制机的激震力控制在 40~68KN,震动频率控制在4000~5000次/分,振幅控制在10~15mm;
干燥:将道砖坯料采用自然风干或余热干燥笼两种方式,使道砖坯料含 水率降至小于或等于7%;
码窑:在焙烧炉内将干燥后的道砖坯料交错搭叠,并留有5~10mm间隙, 使窑内气流畅通,坯体能充分受热;
焙烧:焙烧炉在码窑后进行焙烧,控制焙烧炉内烧成温度在 1080~1150℃,烧成周期控制在13~19小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原料的选择都是利用河湖底泥、生活污泥和炉渣等生活或工业废弃物, 原料充足,又可使污染源减量化。
2、砖坯经焙烧后,生活污泥中的有机质和炉渣中的残余煤分充分燃烧, 使成品内部充满丰富的微细孔隙,能迅速吸收砖表面的积水,有可节约外部 的焙烧能耗。
3、通过改变成品的底部形状,增加了成品底部与垫层砂浆的接触面积和 结合力。由于增加了内凹,则底部接触面积增加了50%左右,铺设时,由于 垫层砂浆充填到内凹处,凝固后两者形成了相互咬合结构,使新型道砖与垫 层砂浆结合更加牢固,不易松动。
4、生活污泥中的有机质和炉渣中的残余煤分充分燃烧后,成品单位容重 变小,新型道砖底部形状的改变,又减少了原料的用量,使得新型道砖单砖 重量比传统道砖轻40%以上,既方便了运输,又减轻了施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人行道砖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人行道砖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人行道砖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轻质高强渗水人行道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混合料配制:将污泥泥饼、炉渣及河湖干化底泥均折算成含水率为0% 后按重量份进行配制,配制时,每200kg的炉渣中加入污泥泥饼的量为100kg, 加入河湖干化底泥的量为500kg,其中炉渣粒径小于或等于2mm,混合后陈 化1星期,测定混合料含水率达到等于8%,用于制作道砖坯料;
道砖模压:在模具底板上固定好凸棱,在模具型腔内加入混合料,使用 震压式道砖压制机对混合料进行压模,震压式道砖压制机的激震力控制在 40KN,震动频率控制在4000次/分,振幅控制在10mm;
干燥:将道砖坯料采用自然风干或余热干燥笼两种方式,使道砖坯料含 水率降至小于或等于7%;
码窑:在焙烧炉内将干燥后的道砖坯料交错搭叠,并留有5mm间隙, 使窑内气流畅通,坯体能充分受热;
焙烧:焙烧炉在码窑后进行焙烧,控制焙烧炉内烧成温度在1080℃, 烧成周期控制在13小时。
该实施例制得的人行道砖尺寸、物理性能见表1(各取10块的平均值):
表1
实施例2
轻质高强渗水人行道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82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苯乙烯精馏的节能方法
- 下一篇:高嵌挤型中粒式橡胶沥青混合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