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8850.X | 申请日: | 2009-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涂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4C1/165 | 分类号: | B44C1/1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屑型转印层合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层合薄膜,尤指一种降低制作过程中碎屑的产生的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微型化以及轻薄化的趋势,许多携带型产品,如笔记型电脑、个人行动助理、移动电话等,因符合一般大众的需求而被广泛使用。除了实体功能之外,外观设计于商业上也是相当重要的考虑。
传统欲于塑料机壳上进行图绘或装饰,主要是利用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将图样涂布于机壳表面,以显示各种图样或颜色。为增加喷涂或印刷后图样的耐磨性,还会将一透明硬化涂料或者一防刮涂料覆盖于最外层,以形成一保护结构,避免附着于机壳上的图样因为使用时的摩擦而损坏图样的完整性。然而,于喷涂期间必须反复以遮蔽涂料或遮蔽片形成所需喷涂的区域后再以各种涂料进行喷涂,相当耗时且手续繁杂,不利于工业上大规模的制造。另外,传统喷涂过程产生大量含有铅类或其它重金属的飞沫,非但造成涂料的浪费,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在喷涂硬化涂料或防刮涂料时,很容易因为不同区域喷涂量的差异造成表面厚度不均匀,尤其是处理弯曲位置的时候,往往造成积料的情况。
为能解决前述问题,业界开发出一种模内转印(In Mold Roller,IMR)的成形技术,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是利用将油墨层1印刷于一可透光印刷薄膜卷2上,通过送膜机将薄膜2与塑模腔贴合进行射出注塑,注塑后具有图案的油墨层1留在成形塑件3上并与薄膜2分离。传统的IMR技术,当该薄膜2分离后,该油墨层1直接暴露于成形塑件3的表面,很容易因使用而造成磨损脱落。因此,为能增加油墨层1的抗磨耗性,于该印刷薄膜卷2与该油墨层1之间先设置有一硬化层4以避免油墨层1直接暴露于外界而容易磨损的问题。于实际转印过程中,当油墨层1借由压力或受热活化而转写于成形塑件3上后,须将印刷薄膜卷2进行切割,以去除多余的部分以符合成形塑件3的外观。由于常用的硬化层4是利用光硬化胶涂布后再以紫外光活化使其达到表面硬化的效果,而常用的光硬化胶,以聚氨酯丙烯酸酯(Urethane Acrylate,UA)为例,属于一种压克力树脂,具有容易因外力挤压受迫而碎裂的特性。因此,当进行印刷薄膜卷2裁切的过程中,于该印刷薄膜卷2的裁切位置的硬化层4将产生压克力树脂碎屑5,请参阅图1所示,飞散的压克力树脂碎屑5将使完成转印后的产品出现白点、亮痕等瑕疵,严重降低生产优良率。就现阶段而言,多以吸尘设备来收集裁切时所产生的压克力树脂碎屑5,但依不同的吸尘强度或方向,在消除压克力树脂碎屑5的效果上仍存有相当大的差异,无法满足产业上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消除IMR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克力树脂碎屑。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将设置于一印刷层上的文字图样附着于一被转印物表面,该层合薄膜至少具有一依使用者需求以切割手段取得所需形状的裁切位置。该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包括:一保护层,一以离型的方式贴合于该保护层的剥离基材层,以及一贴合于该剥离基材层的黏附层。该保护层为光硬化树脂涂布于该印刷层的表面所形成,以增加该印刷层的耐磨度,该剥离基材层受一剥离力而与该保护层分离,而该黏附层至少覆盖于该裁切位置,使该层合薄膜进行该切割手段后由该保护层所产生的光硬化树脂碎屑得以附着于该黏附层上。
其中,在本发明中,该保护层的厚度介于3-7μm。该剥离基材层内可加入一离型材料使该剥离基材层具有离型能力,或者于相对应该保护层的一侧还包含有一离型膜。此外,本发明中所指的光硬化树脂尤其为一种紫外光硬化树脂。
本发明的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
1.利用设置于贴合于该剥离基材层的黏附层,使裁切过程中保护层所产生的紫外光硬化树脂碎屑收集附着于该黏附层上,有效降低碎屑飞散,避免转印后成品因白点、亮痕等瑕疵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裁切印刷薄膜卷的立体切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一优选实施例的层合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的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2为本发明的抗屑型转印层合薄膜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切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滕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8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握笔器
- 下一篇:兼容手机显示功能的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