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充气空气冷却器的受控冷凝物收集和排出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8766.8 | 申请日: | 200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C·J·-A·布伊亚;D·L·伯纳;R·A·库伦贝克;P·S·查诺夫灿;T·P·拉瑟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范晓斌;谭祐祥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充气 空气冷却器 受控 冷凝物 收集 排出 | ||
1.一种用于从发动机组件的充气空气冷却器收集和排出冷凝物的 冷凝物提取器组件,所述发动机组件包括与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流体连 通的空气进气系统,所述空气进气系统包括与节气门本体流体连通的进 气歧管,所述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包括:
贮槽构件,所述贮槽构件设置成与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整体形成且 适合于从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收集冷凝物;和
软管构件,所述软管构件具有与所述贮槽构件流体连通的第一端、 和设置成与进气歧管流体连通的第二端,其中所述软管构件设置成从所 述贮槽构件排出冷凝物并将它分配给进气歧管,
所述贮槽构件包括:限定贮槽容积的贮槽基部,所述贮槽容积设置 成在其中积聚冷凝物;线路延伸部,所述线路延伸部从贮槽基部伸出且 设置成将所述贮槽容积流体地联接到软管构件的第一端;和贮槽盖,所 述贮槽盖可操作地附接到贮槽基部,所述贮槽盖限定从中穿过的至少一 个流体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孔设置成使得贮槽容积与所述充气空 气冷却器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所述软管构 件具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设置成限制通过软管构件的空气和冷凝物的 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还包括:
过滤器构件,所述过滤器构件从节流孔的流体上游与软管构件流体 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当贮槽构件 和充气空气冷却器可操作地附接到发动机组件时,所述贮槽容积在竖直 方向上低于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所述贮槽盖 还限定从中穿过的紧固件孔,其中,所述紧固件孔设置成接收紧固件且 与紧固件配合,从而将贮槽构件附接到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所述充气空 气冷却器包括第一端箱和第二端箱,第一端箱与第二端箱在上游流体连 通,其中,贮槽构件适合于流体地联接到第二端箱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所述充气空 气冷却器包括第一端箱和第二端箱,第一端箱与第二端箱在上游流体连 通,其中,所述贮槽构件和第二端箱是单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所述发动机 组件在处于运行状态时形成压力梯度,软管构件响应于所述压力梯度从 所述贮槽构件连续地排出冷凝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软管构件特 征在于与容器不流体连通,所述容器设置成收集和存储冷凝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物提取器组件,其中,软管构件特 征在于与节气门本体不直接流体连通。
11.一种发动机组件,所述发动机组件在处于运行状态时形成压力 梯度,所述发动机组件包括:
具有进气歧管的空气进气系统,进气歧管与节气门本体在下游流体 连通;
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与空气进气系统在上游流体连通,且设置 成提供压缩空气流给空气进气系统;
充气空气冷却器,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在增压装置和节气门本体之 间与空气进气系统流体连通,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设置成从离开增压装 置的压缩空气流提取热;
贮槽构件,所述贮槽构件与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直接流体连通且设 置成从所述充气空气冷却器排出和收集冷凝物;和
软管构件,所述软管构件具有流体地联接到所述贮槽构件的第一端 和流体地联接到进气歧管的第二端,其中,软管构件响应于发动机压力 梯度而从贮槽构件连续地排出冷凝物并将它直接分配给进气歧管,
所述贮槽构件包括:限定贮槽容积的贮槽基部,所述贮槽容积设置 成在其中积聚冷凝物;线路延伸部,所述线路延伸部从贮槽基部伸出且 设置成将所述贮槽容积流体地联接到软管构件的第一端;和贮槽盖,所 述贮槽盖可操作地附接到贮槽基部,所述贮槽盖限定从中穿过的至少一 个流体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孔设置成使得贮槽容积与所述充气空 气冷却器流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87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丝气流干燥试验装置
- 下一篇:双余度高可靠压力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