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成型房屋的建造模具及其建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73732.X | 申请日: | 200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锋 |
| 主分类号: | E04G11/00 | 分类号: | E04G11/00;E04G11/08;E04G13/02;E04G17/065;E04B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高之波 |
| 地址: | 4258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成型 房屋 建造 模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房屋的建造的工具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一体成型房屋的建造模具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中,房屋的建造大都还沿袭传统的方式,由水泥工匠一块砖、一刀灰的方式人工砌成,由此可知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而且,在房屋主体建成后的其他配套工程还得花费大量的人工去投入,例如:墙体的上的走线槽、在墙上开窗户等等。
目前,也有很多人尝试着建立模具通过浇灌混凝土的方式一次成型墙体,但是,由于混凝土很容易将夹板撑变形,特别是为了建造速度更快夹板达到一定的长度和宽度时墙体变形很厉害,因此,怎么快速、可靠的建造房屋就是人们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建筑工艺滞后造成的劳动强度大、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人工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的一体成型房屋的建造模具及其建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成型房屋的建造模具,由前、后、左、右四块夹板、细钢管和紧固钢条构成,所述四夹板按照“口”字形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方形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细钢管穿入前后夹板的固定孔中并前后贯穿整个长方形腔体,所述的细钢管外裹有一层防止钢管与混凝土粘连的塑胶纸,所述紧固钢条穿过细钢管并紧锁在夹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前后夹板高度为1米-1.2米,所述前后夹板长度为3米-5米。
优选的,在所述的夹板外表面、两根所述的紧固钢条的紧锁位置处设置一紧固方条,所述的紧固钢条通过螺母紧锁在紧固方条上。
一体成型房屋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沿墙体位置建造一定数量与墙体厚度一致的立柱以安装夹板,同一面墙体上的两立柱间距与夹板长度一致为3米-5米;
2)、将两带固定孔的夹板平行安装在立柱上形成一个长方形腔体,并保持与地面垂直;
3)、将外裹有塑胶纸的细钢管穿入前后夹板的固定孔中并前后贯穿整个长方形腔体;
4)、将紧固钢条穿过细钢管并通过方条和螺母紧锁在夹板上使腔体不易被撑开;
5)、将混凝土浇灌入长方形腔体内形成墙体。
优选的,在所述的夹板外表面设置一楼梯模型,使浇灌墙体的同时也使混凝土流入所述的楼梯模型中形成楼梯。
优选的,在所述的长方形腔体内通过四块隔板设置一空腔,所述四块隔板将混凝土隔离在空腔外,使建造墙体的同时形成一个窗子。
优选的,在所述的夹板内表面按照墙体所需走线槽的大小、位置固定安装一条条相应的填充木块,使建造墙体的同时形成所需的走线槽。
优选的,所述的立柱包括“-”型立柱,其建造方法为:
1)、将两“-”型夹板、“〕”型夹板和“〔”型夹板按照前后左右的方式顺序组装在一起,在其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厚度与墙体一致;
2)、将外裹有塑胶纸的细钢管穿过“-”型夹板上的固定孔,将紧固钢筋穿过细钢管将其锁在夹板上;
3)、在上述空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
4)、将混凝土浇灌入空腔内形成所述的“-”型立柱。
优选的,所述的立柱还包括“”型立柱,其建造方法为:
1)、将大小适中的一块填充木板紧锁在其中一块夹板上;
2)、将两“-”型夹板、“〕”型夹板和“〔”型夹板按照前后左右的方式顺序组装在一起,在其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厚度与墙体一致;
3)将外裹有塑胶纸的细钢管穿过“-”型夹板上的固定孔,将紧固钢筋穿过细钢管将其锁在夹板上;
4)在上述空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
5)将混凝土浇灌入空腔内形成所述的型立柱。
优选的,所述的立柱还包括型立柱,其建造方法为:
1)、将大小适中的两块填充木板紧锁在相应的夹板上;
2)、将两“-”型夹板、“〕”型夹板和“〔”型夹板按照前后左右的方式顺序组装在一起,在其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厚度与墙体一致;
3)将外裹有塑胶纸的细钢管穿过“-”型夹板上的固定孔,将紧固钢筋穿过细钢管将其锁在夹板上;
4)在上述空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
5)将混凝土浇灌入空腔内形成所述的型立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锋,未经王勇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3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线结构元件
- 下一篇:一种挖掘机功率匹配控制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