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和控制箱及供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71746.8 | 申请日: | 200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跃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陶凤波 |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气源 气流 切换 控制箱 供气 系统 | ||
1.一种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包括:
阀体,具有呈“T”型形状的内腔三通壳体,包括流体相通的第一进气口、与该第一进气口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二进气口以及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居中垂直于所述轴向设置的出气口;
阀芯,具有与该阀体的该第一进气口和该第二进气口之间的该轴向内腔通道相对应的结构,且可滑动地容放在该阀体中;
其中所述阀体内腔包括中间的大截面内腔和所述大截面内腔两端同轴上向两侧突出出来的小截面的第一阀体收缩段和与该第一阀体收缩段轴向相对设置的第二阀体收缩段,并且所述阀芯包括中间的大截面的柱体,具有与所述大截面内腔对应的截面,而轴向尺寸小于所述大截面内腔的轴向尺寸,并且所述大截面柱体两端同轴上向两侧突出出来的第一小截面段和第二小截面段具有与所述第一阀体收缩段和所述第二阀体收缩段对应的截面,而轴向尺寸满足在处于所述轴向内腔通道的任何位置时都容放在第一阀体收缩段和所述第二阀体收缩段中;
其中,由所述阀体内腔和所述阀芯的所述大截面的端面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第一过渡腔,并且在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过渡腔相对的第二过渡腔,通过给所述第一过渡腔或者所述第二过渡腔引入所输送的气体或排泄气体而控制两侧过渡腔的压力,选择性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过渡腔和所述出气口或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过渡腔和所述出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还包括:
至少一个进气气密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渡腔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过渡腔与所述第二进气口之间,
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过渡腔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过渡腔之间,
其中,在所述阀芯处于预定位置时,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越过该侧的进气气密密封使该侧的进气口和该侧的过渡腔导通,而另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通过该另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进气气密密封使该另一侧上的进气口与该另一侧上的过渡腔截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还包括:
至少一个出气气密密封,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渡腔与所述出气口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过渡腔与所述出气口之间,
至少一个出口导通流道,设置在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过渡腔之间以及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过渡腔之间,
其中,在所述阀芯处于预定位置时,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导通流道越过该侧的出气气密密封使该侧的出气口和该侧的过渡腔导通,而另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导通流道通过该另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出气气密密封使该另一侧上的出气口与该另一侧上的过渡腔截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导通流道设置为从所述阀芯的大截面柱体的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每侧分别通往所述阀芯的所述大截面柱体周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设置为分别从所述阀芯的所述两个小截面段的每个端部通往其周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在所述阀芯的两个小截面段的端面上分别包括凹槽,并且分别在每个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通向所述两个小截面段周边的所述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设置为分别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经由所述阀体通往同侧的过渡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所述阀芯在所述阀体内滑动到所述的预定行程位置时,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导通该侧的进气口和该侧的过渡腔体,随后该侧的过渡腔与所述出气口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导通流道导通。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所述阀芯在所述阀体内滑动到所述的预定行程位置时,一侧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出口导通流道导通所述出气口和该侧的过渡腔体,随后该侧的过渡腔与该侧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口导通流道导通。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双气源气流切换阀,其中,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内腔的配合面的截面形状为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717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润滑轴承
- 下一篇:自冷却导叶下吸式潜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