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69988.3 | 申请日: | 2009-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田红旗;梁习锋;刘应龙;刘国伟;刘堂红;鲁寨军;熊小慧;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11/06 | 分类号: | G01C11/06;G01B11/02;G01B11/26;G01H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1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偏移 检测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方法,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自然外力影响下的偏移量检测和分析,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在接触网的检测点处设置检测标靶;
采用摄像机捕捉自然外力作用下的检测标靶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移,于该摄像机上取得检测标靶于摄像机成像平面的二维图像的偏移值,计算得到接触网所述检测点的偏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摄像机安装固定于接触网立柱上,在摄像机的远方背景中设置静态地面标靶;采用摄像机取得该静态地面标靶于摄像机成像平面的偏移量;将该静态地面标靶的偏移量引入所述接触网检测点的偏移量进行校正,得到接触网检测点的绝对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接触网的接触导线、承力索和吊弦上分别设置检测点,在检测点处利用夹具固定覆有区别于背景环境的反光膜的检测标靶;在接触网的立柱上还设置有全景球机,检测接触网的相邻接触网立柱坠坨、棘轮、隔离开关以及安装于接触网立柱旁的绝缘子和悬挂点;
所述接触导线、承力索和吊弦上分别设置检测点包括位于接触导线、承力索和吊弦的悬挂点处,和接触导线、承力索和吊弦的跨中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
采用面阵CCD摄像机作为检测标靶的位移检测工具,该面阵CCD摄像机配置设置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的照明方向与面阵CCD摄像机的取景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
分别采用面阵CCD摄像机对每个检测标靶的位移进行检测图像的采集,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信号传送至偏移量计算机处理终端;
同时采用风速仪测试接触网偏移量的实时风速。
6.一种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系统,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在自然外力影响下的偏移量检测和分析,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包括:
检测标靶,设置于接触网的检测点处;
面阵CCD摄像机,设置于接触网立柱上,用于获取检测标靶于自然外力作用下的偏移量;
偏移量计算机处理终端,通讯连接所述面阵CCD摄像机,用于对检测标靶的偏移量进行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进一步包括:
静态地面标靶,相对于地面静态设置,所述静态地面标靶位于面阵CCD摄像机的取像背景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点为设置于在接触网的接触导线、承力索和吊弦上设置的检测点;包括位于接触导线、承力索和吊弦的悬挂点处,和接触导线、承力索和吊弦的跨中处的检测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标靶为分布设置的多个,所述检测标靶覆设有区别于背景环境的反光膜,每个检测标靶配置设置一面阵CCD摄像机,该面阵CCD摄像机配置设置有照明光源,该述照明光源的照明方向与面阵CCD摄像机的取景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网偏移量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进一步包括:
全景球机,该全景球机固定设置于接触网立柱的顶部,用于监测接触网的相邻接触网立柱坠坨、棘轮、隔离开关以及安装于接触网立柱旁的绝缘子和悬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9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