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69180.5 | 申请日: | 2004-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迫田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镇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设备 方法 计算机 程序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480000086.2、申请日为2004年2月3日、 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及计算机 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用于配置无线LAN(局域网)以便实现数据 通信,例如在不存在诸如主站和从属站之类控制站和受控站的关系的 情况下,构成分散的分布式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 线通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形成当各个通信站每隔预定的帧周期, 相互传送他们的其中写入网络信息等的信标时形成的分散的分布式无 线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尤其涉及形成分散的分布式无线网络,同时避免从各个通信站传送的 信标的冲突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及计算机 程序。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无线LAN系统的媒体访问控制,IEEE(电气和 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系统使之标准化的访问控制已广泛为人们所 知。国际标准ISO/IEC 8802-11:1999(E)ANSI/IEEE Std 802.11, 1999版,Part II:无线LAN媒体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PHY) 规范等已描述了IEEE802.11的细节。
IEEE802.11中的组网以BSS(基本业务集)的概念为基础。存 在两种BSS,即,由基础结构模式定义的,其中存在诸如接入点(AP) 之类主控制站的BSS,和由自组织模式定义的,仅由多个移动终端 (MT)构成的IBSS(独立BSS)。
下面参考图30说明基础结构模式下IEEE802.11的操作。在按照 基础结构模式的BSS中,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绝对应提供进行协调的 接入点。在图30中,假定通信站SAT0是起接入点作用的通信站SA, 那么在本地站附近的无线电波的范围内的BSS被集合起来,构成所谓 的蜂窝系统中的小区。存在于接入点附近的移动站(SAT1,SAT2) 被接纳到该接入点中,并作为该BSS的成员加入网络中。接入点以恰 当的时间间隔,传送称为信标的控制信号。能够接收该信标的移动终 端认识到接入点存在于其附近,并建立它和接入点之间的连接。
作为接入点的通信站SATO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传送信标 (Beacon),如图30的右侧所示。借助称为目标信标传送时间(TBTT) 的参数,把下一信标传输时间发送到该信标中。当时间到达TBTT域 (field)时,接入点激活信标传输程序。另外,由于相邻的移动终端 接收信标,并且通过对内部的TBTT域解码,能够识别下一信标传输 时间,根据情况(移动终端不必接收信息),可使接收器解除激励, 直到下一TBTT域或者多个未来的目标信标传输时间为止,并可使移 动终端处于睡眠模式。
本说明书主要考虑在其中在不应用诸如接入点之类主控制站的 情况下操作网络的本发明的要点,从而将不再更多地说明基础结构模 式。
下面,参考图31和32,说明自组织模式下,按照IEEE802.11 的通信操作。
另一方面,在自组织模式下的IBSS中,在每个通信站(移动终 端)与多个通信站协商之后,每个通信站独立定义IBSS。当IBSS被 定义时,在协商之后,每隔恒定的间隔,通信站组确定TBTT。当每 个通信站参考本地站内的时钟识别TBTT时,如果它认为在延迟一段 随机时间之后,其它通信站还没有传送信标,那么该通信站传送信标。 图31表示其中两个通信站SAT1、SAT2构成IBSS的情况的一个例子。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每当到达TBTT域时,属于IBSS的任意一个 通信站都能够传送信标。另外,经常观察到信标将相互冲突。
此外,同样在IBSS中,根据必要性,使每个通信站处于其发射 和接收单元的电源开关被关闭的睡眠模式。下面将参考图32说明这种 情况下的信号发射和接收程序。
在IEEE82.11中,当对IBSS应用睡眠模式时,从TBTT开始的 某一时段被定义为ATIM(通告通信量指示消息)窗口(下面称为 “ATIM窗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9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墨带盒和打印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在网络间切换的方法、通信系统及网络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