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身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9540.3 | 申请日: | 200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B·S·门多察;U·舍夫;H·泰西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2D2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苏 娟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 ||
1.汽车车身,具有在汽车底板上设置于横截面为U形断面的中 央通道两侧的用于汽车前座的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 (1)在它的敞开下侧与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的桥式支座(5)相连接, 所述桥式支座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1)的腿折弯部(6)的下侧并 且通过在汽车的纵向和横向上错开的至少两个螺纹连接件(8,9) 与设置在所述腿折弯部(6)上侧的支承托架(7)相连接,所述桥 式支座(5)和所述支承托架(7)有间距地位于所述座椅横梁(3) 的端面(11)的对面。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支座 (5)朝向所述座椅横梁(3)的端面(12)以及所述支承托架(7) 的折弯成直立的腿部(7a)位于一个共同的竖直平面(x-x)中,所 述共同的竖直平面在原始位置(I)上有间距(a)地位于所述座椅横 梁(3)的延伸经过所述座椅横梁(3)的端面(11)的另一竖直平 面(y-y)的对面并且这两个所述平面(x-x,y-y)在碰撞位置(II) 上相互紧靠。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通 道(1)和所述座椅横梁(3)之间设有横截面为角形的支承板(13), 该支承板以向下折弯的腿部(13a)与所述座椅横梁(3)的上侧相 连接并且所述折弯的腿部(13a)在碰撞情况(II)下能够变形。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通 道(1)和所述座椅横梁(3)之间设有横截面为角形的支承板(13), 该支承板以向下折弯的腿部(13a)与所述座椅横梁(3)的上侧相 连接并且所述折弯的腿部(13a)在碰撞情况(II)下能够变形。
5.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 通道(1)的腿折弯部(6)被设计成为Z形的底部边缘型材(10) 并且能够与汽车底板(4)相连接,以及在该Z形型材(10)的两个 腿部之间的直立连接部(10a)在碰撞情况下能够变形。
6.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通道 (1)的腿折弯部(6)被设计成为Z形的底部边缘型材(10)并且 能够与汽车底板(4)相连接,以及在该Z形型材(10)的两个腿部 之间的直立连接部(10a)在碰撞情况下能够变形。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托架 (7)的折弯成直立的腿部(7a)在所述原始位置(I)上与所述支承 板(13)的向下折弯的腿部(13a)有间距,并且在碰撞位置(II) 上紧靠在所述支承板(13)的向下折弯的腿部(13a)。
8.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支座 (5)的端面(12)在所述原始位置(I)上有间距地位于所述中央通 道(1)的腿折弯部(6)的Z形底部边缘型材(10)的直立连接部 (10a)的对面,并且在所述碰撞位置(II)上紧靠在该直立连接部 (10a)上。
9.汽车车身,具有在汽车底板上设置于横截面为U形断面形的 中央通道两侧的用于汽车前座的座椅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 通道(1)在它的敞开下侧与至少一个横向设置的桥式支座(5)相 连接,所述桥式支座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1)的腿折弯部(6)的 下侧并且通过在汽车的纵向和横向上错开的至少两个螺纹连接件 (8,9)与设置在所述腿折弯部(6)上侧的支承托架(7)相连接; 所述桥式支座(5)和所述支承托架(7)有间距地位于所述座椅横 梁(3)的端面(11)的对面;在所述桥式支座(5,5a)之间设置 纵向支撑(20,21);所述座椅横梁(3)具有保持在位于内部的连 接板(16)中的空气导引套筒(15),该空气导引套筒贯穿地设置 在所述座椅横梁(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95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