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楼房多级柔性滑梯应急逃生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157854.X | 申请日: | 2009-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0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瑛;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萃智(北京)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A62B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楼房 多级 柔性 滑梯 应急 逃生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楼房应急逃生系统,尤其是一种新型多级柔性滑梯应急逃生系统。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楼房高层化的趋势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城市向高层化发展具有多种好处,但也带来新的问题。高层楼房结构复杂,它的用电系统、燃气系统、防雷系统等庞大而复杂。大楼内人员多,成份也很复杂,各种违规用电用气及各种误操作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这就增大了各种灾害的隐患。高楼上工作和生活的人员多,上下不便,一旦发生意外灾害,电源切断,电梯停运,步行楼梯也无法满足大量人员短时内应急逃生的需要,火灾时步行楼梯间常有烟雾和有毒气体,上层人员难以通过。消防云梯最高只能到达10至15层楼,对15层以上的高楼消防队也只能望楼兴叹。如何解决高层楼房应急逃生系统成为一个世界难题。
背景技术:
美国人戴比·纳克曼发明了一种滑袋式高楼逃生装置。它轻便、快速,但上端只有一个入口,地面上需有人配合将下端固定于离楼房一定距离的地方,形成一定斜度才能使用,逃生人数也少。以色列发明了一种蓄电池机械逃生装置,设计的逃生箱也只能逃生30人,保养维修难度较大,造价昂贵。台湾也有人发明一种垂直链条输送线,就像一条垂在窗外的传送带,一次只能逃生3至6人,且速度较慢。中国专利200420031272.x,一种楼房紧急逃生器,供一人逃生使用;200420065050,一种新型的高楼应急逃生器,最多可逃生20人;200620118499.7,高楼火灾紧急逃生器,提供了一条软梯系统,承重有限,逃生速度慢;200820063925.0,楼房应急逃生通道,设计了一条从上到下的金属管,这种装置在消防队的宿舍楼内早有使用,使用者要经过一定的训练,且高层楼不可用。200820049688.2,多功能楼房紧急逃生装置,它提供了一条钢丝绳及缓降装置,一次可吊一人逃生;200820134105.6,一种消防逃生通道,提供了一个软梯系统。以上各种专利发明用各种技术措施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对于高层楼房大批人员从不同层次同时快速逃生的需求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高层楼房紧急情况下大批人员快速逃生的需求,本发明利用斜面滑降原理,提供了一种多级柔性滑梯高楼应急逃生系统。
该系统在高层楼房的靠外墙的公用位置设有紧急逃生窗口,从上到下每层楼都有一个紧急逃生窗口。各楼层的紧急逃生窗口从上到下应在一条垂线上。逃生窗口处设有一个紧急逃生安全帽存放柜,里面根据楼层内常有人员数量存放足够数量的安全帽。安全帽是较厚的软质材料制成,逃生时可保护头部面部。每层楼的逃生窗口外安装有一个金属组合框架,各楼层的金属组合框架有统一的联动功能。平常不用时金属组合框架向上收起,紧贴楼房外墙壁。金属组合框架上除贴墙的一面外,另外三面都由柔性材料围成安全围屏。上下的安全围屏连成一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时,从地面到楼顶的各个楼层的逃生窗口的任一处都可打开逃生系统的开启装置。因整个系统是联动的,只要在任一开启点打开逃生系统开启装置,整个系统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从楼顶到地面全部打开。由每个楼层的金属组合框架和组合框架上的安全围屏,保护罩形成一条从楼顶到地面的桶形通道。在这个桶形通道内,在每层楼的逃生窗口外的贴墙的金属框架上安装有一面滑梯,滑梯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如帆布或其他足够牢固的织物材料制作。整个系统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具有阻燃性或经过阻燃技术处理保护。每个滑梯滑降的高度大约是一层楼高度的1/2左右。在这条滑梯的下方,与这条滑梯相对的另一个金属框架,也就是与墙面相对的金属框架的外边上也安装着一面柔性滑梯。这面柔性滑梯与贴墙安装的那面滑梯向下倾斜的角度大体一致,而方向相反。这面滑梯的滑降高度同样约为一层楼高度的1/2左右。这样由两面滑梯组成一个接力式的滑道。两面滑梯组成的滑道垂直高度相当于一层楼的高度。这样组成一个单元,每个楼层都是如此。有多少楼层就安装多少个单元。从楼顶到地面组成一个完整的多级柔性滑梯逃生系统。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应急逃生系统时,在最近的逃生窗口处开启该系统,一个多层柔性滑梯应急逃生系统就打开了。逃生人员先打开安全帽存放柜,取出并戴好安全帽再打开逃生窗口,人先坐到逃生窗口的边沿,采用仰卧姿势从滑梯滑下,当人从这面滑梯滑降到滑梯的下端时,脚先接触到下一面滑梯,人继续向下滑动,伸出双臂放在面前。随着人继续下滑,人体从上一级滑梯滑落到下一级滑梯,从仰卧姿势变为俯卧姿势,双手在面前保护头部。这样一级接一级一直滑到地面顺利逃出灾害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萃智(北京)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萃智(北京)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7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蜗杆精密数控回转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内服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