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固相进料分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53361.9 | 申请日: | 2009-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岭;赵斌义;张志国;于素艳;蒋自平;郭文元;段新群;关桂苹;李晓黎;章晨晖;费名俭;王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固相 进料 分布 | ||
1.一种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进料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料机构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
套筒,与所述壳体同轴设置在壳体内部,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部分、位于下部的第三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位于套筒中部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外壁距离壳体内壁的距离小于第三部分的外壁距离壳体内壁的距离;套筒与壳体之间形成了环形气固相流体通道;
底板,将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排净口,设置在底板上,位于所述壳体内壁和套筒外壁之间,用于排出液体;
挡板,设置于进料口的中间,与所述套筒、壳体和底板密封连接;
隔板,设置于进料口正对面的中间,与所述套筒、壳体和底板密封连接,与挡板一起配合将环形气固相流体通道分隔为对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部分;
多块导流板,间隔均匀地设置在底板上,连接所述壳体内壁和套筒的第三部分外壁,位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导流板相互对称设置;
多块扰流板,与所述导流板的数量相同,螺旋设置在所述套筒的第一部分内,具有相同的螺旋升角和高度,连接所述壳体内壁和套筒的第一部分外壁,且各扰流板位于各导流板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部分呈锥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锥角为3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呈圆形,对应于所述的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挡板呈“人”字形,挡板的尖端将进料口一分为二,挡板的两分端分别与第三部分的外壁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高度由临近所述挡板的位置开始至临近所述隔板的位置呈规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高度依次成等差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为平板,且每块导流板都以相同的径向夹角和轴向倾角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的径向夹角是指导流板俯视平面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直径方向所转过的角度;所述的轴向倾角是指导流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轴线方向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夹角为30°~40°,所述的轴向倾角为5°~1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距离所述壳体内壁的距离L1与所述进料口的内直径ID满足第三部分的高度H1=(1.2~2.0)ID;所述第一部分距离壳体外壁之间的距离第一部分的顶端与所述壳体内主管板之间的距离H3=(0.1~0.2)DN,其中DN为所述壳体的内直径;所述挡板中与所述套筒相切部分的半径R=(0.5~1)L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固相进料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高度等差值ΔH与导流板的数量N和所述进料口的内直径ID满足如下关系:临近所述挡板的起始导流板的高度h1为:所述扰流板的高度H4与第一部分的高度H2满足关系H4=(0.5~0.8)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533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污水防腐防垢高温输出热泵
- 下一篇:空气加热系统





